新会员丨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近日,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博思创)完成入会流程,正式加入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储能分会,成为储能分会副会长单位,新会员的加入将为储能分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同时,储能分会将一如既往的做好服务工作,与广大会员单位为了共同的目标携手共进。
海博思创,成立于2011年,是行业领先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供应商,提供储能电站开发、设计、集成、运营等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北京市“独角兽”企业,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北京市隐形冠军企业。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CMA和CNAS认证的电池及电池系统测试实验室,获准成立了电化学储能系统博士后工作站,并牵头成立了北京市未来电化学储能系统集成技术创新中心。
公司的核心团队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硕博士组成,拥有多年相关行业世界五百强公司的高级技术研发及管理经验,涵盖电力电子、大规模集成电路、智能电网、嵌入式系统控制、电池技术等多个领域。
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电池管理关键技术和先进储能系统集成技术与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传统发电、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终端电力用户及智能微网等“源-网-荷”全链条行业客户提供全系列储能系统产品,及储能系统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
通过构建涵盖电池、电力电子、大规模集成电路、嵌入式系统、算法、机械结构和热力学、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多个技术领域和交叉学科的研发能力体系,自主研发了从电芯应用到储能系统集成,从储能整站系统最优控制到储能场站全生命周期智能运维的储能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产品。并将这些技术和产品有机结合到一起,全面掌握了储能系统中电芯级——电池模块级——电池簇级——电池系统级——整站级的设计、智能制造、智慧运维/运营。实现技术、产品、应用的纵向整合,软硬件系统的协同设计和性能优化,确保了从兆瓦级到百兆瓦级的全系列储能系统产品均可实现高效率、高安全、智能化和长寿命的运行目标。
根据标普全球(S&P Global)统计,截至2023年7月,无论是已装机项目,还是已装机项目加已签约项目的总和,海博思创的项目功率规模全球排名均为第五。
为实现国家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已成为重中之重。储能产品在电力系统中的定位主要是利用其快速功率调节和能量存储的性能,在电力系统电源、电网、负荷侧承担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进而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经济性和安全性。智能电网储能系统是实现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性技术。
未来,公司将持续围绕储能产品和应用对储能产业上下游领域进行探索与长期的布局规划,打造储能全产业链闭环,进一步提升公司对上下游产业的整合能力和产品技术优势,推动新型储能系统的全面市场化发展。
-
-
-
-
中铁资源绿纱矿业光伏储能微网项目正式开工
9月23日,中铁资源绿纱矿业光伏储能微网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绿纱矿业在破解电力短缺难题、推动绿色能源应用方面迈出关键一步,项目建成后可有效缓解乃当前面临的电力短缺问题,大幅降低外部电网停限电对矿山生产的影响,为生产经营稳定性提供重要保障。
넶2 2025-09-25 -
-
华勤集团“牵手”宁德时代,布局济宁这个储能项目
华勤橡胶工业集团(下称“华勤集团”)官微披露称,与宁德时代已就30MW/60MWh储能项目建设达成深度合作。该项目是目前济宁规模最大的工商业储能项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为济宁市新能源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넶3 2025-09-25 -
125MW/250MWh!TCL携手阳江翌川打造国内最大用户侧储能项目
9月23日,阳江翌川125MW/250MWh用户侧储能电站正式投运。TCL光伏科技与中蓉(阳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携手翌川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国内规模最大的用户侧单体储能项目,标志着金属冶炼等高耗能行业在“双碳”发展浪潮下开辟“降本稳电+绿色转型”的协同新路径。
넶2 2025-09-25 -
中国储能独角兽出海印度,或改写中印新能源格局
在储能领域,有一家公司的成绩颇为亮眼:成立6年,跻身全球储能电池Top3,公司估值已超250亿元,业务遍及北美、欧洲、大洋洲、中东、南美……
넶5 2025-09-25 -
“十五五”全国新型储能装机有望达3亿千瓦 探索从增量到提质之路
“储能作为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四要素中的重要构成,其规模化的发展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最为重要的标志。与‘源网荷’三方规模体量相比,‘储’的规模决定‘十五五’新能源发展质量,影响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同时关系着消费侧用能质量和经济性。”在近日召开的世界储能大会上,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党委书记胡明指出,“十五五”期间,新型储能将与“源网荷”各环节进一步融合,从而在促进大规模新能源开发消纳、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支撑用户灵活低碳用能等方面发挥着比“十四五”时期更为重要的作用。
넶3 2025-0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