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虚拟电厂:北京某科学城跨园区能源优化的“隐形引擎”

首页    虚拟电厂    城市虚拟电厂:北京某科学城跨园区能源优化的“隐形引擎”

在能源转型和数字化变革的时代浪潮下,虚拟电厂作为一种创新的能源管理模式,正逐渐成为城市能源优化的关键力量。北京市某科学城,作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正积极探索虚拟电厂的规划设计,旨在打造一个高效、智能、可持续的能源生态系统。雷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这一宏大项目的整合方及运营方,肩负着推动该科学城能源革命的重要使命。

 

虚拟电厂:能源管理的创新范式

虚拟电厂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发电厂,而是一种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将分布式能源资源、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等进行整合和优化管理的虚拟能源聚合体。它能够实时监测和调控各类能源资源,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供需平衡,被誉为能源领域的“隐形引擎”。

 

虚拟电厂的运作依赖一系列关键技术。智能电表被广泛安装于各个能源接入点,实时采集能源数据,精确到每一度电的使用情况,为能源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DEMS)则如同虚拟电厂的“大脑”,整合分析海量数据,根据能源供需状况发出调控指令。高级计量基础设施(AMI)让能源数据的传输更为高效准确,实现双向通信,确保能源信息无延迟传达。

 

对于城市而言,虚拟电厂的建设具有多重意义。一方面,它可以有效整合分散的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损耗;另一方面,虚拟电厂能够增强城市能源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应对能源需求的波动和突发情况。此外,虚拟电厂还有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推动城市向绿色低碳转型。

 

北京某科学城的能源挑战与机遇

北京某科学城汇聚了众多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能源需求巨大且多样。随着区域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能源供应模式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如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可再生能源消纳困难、能源供应稳定性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

 

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该科学城拥有丰富的分布式能源资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同时,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基础设施也为虚拟电厂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通过构建虚拟电厂,该科学城有望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打造成为绿色低碳的智慧能源示范园区。

 

雷利新能源:虚拟电厂的整合与运营

作为北京某科学城虚拟电厂的整合方及运营方,雷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在新能源领域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经验,承担起了这一关键角色。公司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强大的能源管理平台和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能够实现对各类能源资源的实时监测、精准调控和优化管理。

 

在规划设计阶段,雷利新能源深入调研该科学城的能源需求和资源分布情况,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虚拟电厂建设方案。该方案充分考虑了分布式能源的接入、储能系统的配置、负荷调控策略等关键要素,旨在实现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成本的最小化。

 

在运营管理方面,雷利新能源利用其自主研发的能源管理平台,对虚拟电厂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和调度。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平台能够精准预测能源需求,优化能源调度策略,实现能源的高效分配和供需平衡。同时,雷利新能源还建立了完善的市场运营机制,积极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为该科学城提供灵活、经济的能源供应服务。

 

虚拟电厂建设运营的挑战与应对

在北京某科学城虚拟电厂项目推进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政策法规层面,虚拟电厂在电力市场中的身份界定、交易规则、补贴政策等尚未完全明确,这给项目的市场运营带来一定不确定性。技术标准上,不同品牌、类型的分布式能源设备和系统,其通信协议、数据格式等存在差异,实现设备间的兼容性和系统的互操作性难度较大。

 

针对这些问题,雷利新能源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交流,参与政策法规的研讨与制定,推动虚拟电厂行业规范的建立。在技术攻关方面,联合科研机构和设备供应商,开展兼容性技术研发,制定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逐步解决技术标准不统一的难题。

 

国内外成功案例借鉴

国外如德国的Enercity虚拟电厂项目,通过整合分布式能源和可控负荷,实现了区域内能源的自给自足和高效利用,其在能源市场交易的成熟模式为北京某科学城提供了宝贵经验。国内的广东虚拟电厂项目,利用5G技术实现能源实时调控,提升响应速度,在负荷调控和需求侧管理方面成效显著。这些案例的成功经验,无论是市场运营模式,还是技术应用创新,都为该科学城虚拟电厂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虚拟电厂的跨园区能源优化策略

北京某科学城虚拟电厂不仅致力于园区内部的能源优化,还通过跨园区的能源协同,实现更大范围的能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具体而言,雷利新能源采取了以下策略:

 

· 能源互联互通:通过建设能源互联网络,实现不同园区之间的能源互通共享。当某个园区能源过剩时,可以将多余的能源输送到其他园区,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 负荷协同调控:建立跨园区的负荷监测与调控系统,根据各园区的实时负荷需求,进行统一的负荷调度和优化。通过错峰用电、需求响应等措施,降低整体能源需求峰值,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储能共享利用:整合各园区的储能资源,实现储能设施的共享利用。储能系统可以在能源过剩时储存能量,在能源短缺时释放能量,起到平衡能源供需、稳定能源系统的作用。

 

实施成效与展望

自北京某科学城虚拟电厂项目启动以来,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虚拟电厂的优化管理,该科学城的能源利用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显著提高,能源成本明显降低。同时,虚拟电厂的建设也为该科学城的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增添了新的动力。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虚拟电厂在城市能源管理中的作用将愈发重要。一方面,区块链技术有望应用于能源交易,提升交易的透明度和安全性,实现能源资产的数字化管理。另一方面,与5G技术的深度融合,将进一步提升能源调控的实时性和精准度,拓展虚拟电厂的应用场景,使其能够参与更多复杂的能源市场活动,提供更多元化的能源服务。

 

雷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继续发挥其专业优势,不断优化虚拟电厂的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为北京某科学城乃至整个城市的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城市虚拟电厂作为一种创新的能源管理模式,为北京市某科学城的跨园区能源优化提供了强大的“隐形引擎”,引领其朝着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的能源未来大步迈进。

来源丨源网荷储创研新视界

2025年2月6日 10:55
浏览量:0

免责申明:凡注明“来源:XXX”的消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媒体及其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充分传递行业资讯,并不代表本会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稿18811449116。

  • 诺德旗下青海电子荣登“2025青海企业50强”第17位

    热烈祝贺!在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政府国资委、省企业联合会及省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25“中国企业500强”青海企业50强排序榜》中,诺德股份旗下青海电子材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凭借卓越的经营实力,以58.45亿元的销售收入强势上榜,位列全省第17名!这一荣誉的取得,不仅是对青海电子过往成绩的高度肯定,更是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有力驱动。

    4 2025-08-11
  • 宁德时代江西锂矿停产,3个月

    据知情人士透露,电池巨头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暂停其位于中国江西省一座主要锂矿的生产,暂停时间至少为三个月。上述人士称,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已在内部宣布枧下窝锂矿将临时停产。其中一位人士表示,附近宜春市的关联精炼厂已获通知。由于未获授权公开讲话,他们要求匿名。交易商一直密切关注该矿及其采矿许可证的续期情况,该许可证原定于 8 月 9 日到期。在非工作时间,这家中国公司未立即回应彭博社的提问。

    2 2025-08-11
  • 华宝新能公布“一种储能无人机”专利

    近日,深圳市华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储能无人机”专利公布。 摘要显示,本发明属于储能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储能无人机。该储能无人机包括储能主机、桨叶组件和光伏模组,储能主机上电池模组、电压转换器及设有放电口,电压转换器将电池模组的电能转换后通过放电口对外输出,桨叶组件安装于储能主机,且具有相对储能主机折叠的折叠状态及相对储能主机展开的展开状态,在放电口工作的情况下,桨叶组件停止工作。光伏模组安装于储能主机和/或桨叶组件的桨臂上。

    4 2025-08-11
  • 岩土储能技术为城市更新提供绿色能源新方案

    今年以来,国家对城市更新行动的推进力度持续加大。继5月《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对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作出顶层设计后,7月份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都特别强调“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城市高质量更新既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实现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完善基础设施方面,地热能作为稳定、清洁、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建筑供暖制冷用能改造的首选能源,以岩土储能循环利用技术为代表的地热创新技术为城市更新提供了绿色、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新方案。

    0 2025-08-11
  • 强强联合!中城大有与江苏优美绿能共拓新能源版图

    8月8日,中城大有产业集团与江苏优美绿能科技集团达成深度合作共识,并签署了合作协议。江苏优美绿能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与中城大有的产业优势具备良好的合作基础,双方将加强产业协同和项目合作,为 “双碳” 目标的实现添砖加瓦。

    1 2025-08-11
  • 泰豪科技等“基于动态阻抗匹配的构网型储能系统重构方法及系统”专利获授权

    泰豪科技等“基于动态阻抗匹配的构网型储能系统重构方法及系统”专利获授权

    0 2025-08-11
  • 全固态锂电池关键难题被突破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携手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依托中国先进研究堆,利用中子深度剖面分析技术,精准揭示全固态锂电池传统单层正极的关键缺陷。相关研究首次通过实验直接观测并定量证实显著的纵向锂浓度梯度,在电极厚度方向上实现锂浓度的均匀分布,为梯度电极核心设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对推动全固态锂电池基础科学认知及其工程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能源与环境科学》。

    1 2025-08-11
  • 双鹿电池邀您共聚IBIE 2025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电池工业博览会

    1954年始立匠心,七十年民族品牌步履铿锵!双鹿电池,这个根植中华大地的能源科技先锋,已沉淀为电池行业的世界级标杆。宁波金山双鹿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鹿电池)将亮相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电池工业博览会(IBIE 2025),展位位于2T-59,我们诚邀您一同检阅双鹿电池领先全球的非凡实力。

    1 2025-08-08
  • 钛和集团邀您共聚IBIE 2025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电池工业博览会

    钛和检测认证集团(以下简称钛和集团)将亮相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电池工业博览会(IBIE 2025),展位位于2B-16。

    3 2025-08-08
  • 未来绿色储能:金属空气电池

    近日,国外研究人员公布一种金属空气电池的“燃料可补充”方案。这一消息引起外界对金属空气电池的重新关注。

    2 2025-08-08

24小时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