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虚拟电厂:北京某科学城跨园区能源优化的“隐形引擎”

首页    虚拟电厂    城市虚拟电厂:北京某科学城跨园区能源优化的“隐形引擎”

在能源转型和数字化变革的时代浪潮下,虚拟电厂作为一种创新的能源管理模式,正逐渐成为城市能源优化的关键力量。北京市某科学城,作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正积极探索虚拟电厂的规划设计,旨在打造一个高效、智能、可持续的能源生态系统。雷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这一宏大项目的整合方及运营方,肩负着推动该科学城能源革命的重要使命。

 

虚拟电厂:能源管理的创新范式

虚拟电厂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发电厂,而是一种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将分布式能源资源、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等进行整合和优化管理的虚拟能源聚合体。它能够实时监测和调控各类能源资源,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供需平衡,被誉为能源领域的“隐形引擎”。

 

虚拟电厂的运作依赖一系列关键技术。智能电表被广泛安装于各个能源接入点,实时采集能源数据,精确到每一度电的使用情况,为能源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DEMS)则如同虚拟电厂的“大脑”,整合分析海量数据,根据能源供需状况发出调控指令。高级计量基础设施(AMI)让能源数据的传输更为高效准确,实现双向通信,确保能源信息无延迟传达。

 

对于城市而言,虚拟电厂的建设具有多重意义。一方面,它可以有效整合分散的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损耗;另一方面,虚拟电厂能够增强城市能源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应对能源需求的波动和突发情况。此外,虚拟电厂还有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推动城市向绿色低碳转型。

 

北京某科学城的能源挑战与机遇

北京某科学城汇聚了众多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能源需求巨大且多样。随着区域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能源供应模式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如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可再生能源消纳困难、能源供应稳定性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

 

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该科学城拥有丰富的分布式能源资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同时,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基础设施也为虚拟电厂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通过构建虚拟电厂,该科学城有望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打造成为绿色低碳的智慧能源示范园区。

 

雷利新能源:虚拟电厂的整合与运营

作为北京某科学城虚拟电厂的整合方及运营方,雷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在新能源领域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经验,承担起了这一关键角色。公司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强大的能源管理平台和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能够实现对各类能源资源的实时监测、精准调控和优化管理。

 

在规划设计阶段,雷利新能源深入调研该科学城的能源需求和资源分布情况,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虚拟电厂建设方案。该方案充分考虑了分布式能源的接入、储能系统的配置、负荷调控策略等关键要素,旨在实现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成本的最小化。

 

在运营管理方面,雷利新能源利用其自主研发的能源管理平台,对虚拟电厂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和调度。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平台能够精准预测能源需求,优化能源调度策略,实现能源的高效分配和供需平衡。同时,雷利新能源还建立了完善的市场运营机制,积极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为该科学城提供灵活、经济的能源供应服务。

 

虚拟电厂建设运营的挑战与应对

在北京某科学城虚拟电厂项目推进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政策法规层面,虚拟电厂在电力市场中的身份界定、交易规则、补贴政策等尚未完全明确,这给项目的市场运营带来一定不确定性。技术标准上,不同品牌、类型的分布式能源设备和系统,其通信协议、数据格式等存在差异,实现设备间的兼容性和系统的互操作性难度较大。

 

针对这些问题,雷利新能源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交流,参与政策法规的研讨与制定,推动虚拟电厂行业规范的建立。在技术攻关方面,联合科研机构和设备供应商,开展兼容性技术研发,制定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逐步解决技术标准不统一的难题。

 

国内外成功案例借鉴

国外如德国的Enercity虚拟电厂项目,通过整合分布式能源和可控负荷,实现了区域内能源的自给自足和高效利用,其在能源市场交易的成熟模式为北京某科学城提供了宝贵经验。国内的广东虚拟电厂项目,利用5G技术实现能源实时调控,提升响应速度,在负荷调控和需求侧管理方面成效显著。这些案例的成功经验,无论是市场运营模式,还是技术应用创新,都为该科学城虚拟电厂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虚拟电厂的跨园区能源优化策略

北京某科学城虚拟电厂不仅致力于园区内部的能源优化,还通过跨园区的能源协同,实现更大范围的能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具体而言,雷利新能源采取了以下策略:

 

· 能源互联互通:通过建设能源互联网络,实现不同园区之间的能源互通共享。当某个园区能源过剩时,可以将多余的能源输送到其他园区,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 负荷协同调控:建立跨园区的负荷监测与调控系统,根据各园区的实时负荷需求,进行统一的负荷调度和优化。通过错峰用电、需求响应等措施,降低整体能源需求峰值,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储能共享利用:整合各园区的储能资源,实现储能设施的共享利用。储能系统可以在能源过剩时储存能量,在能源短缺时释放能量,起到平衡能源供需、稳定能源系统的作用。

 

实施成效与展望

自北京某科学城虚拟电厂项目启动以来,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虚拟电厂的优化管理,该科学城的能源利用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显著提高,能源成本明显降低。同时,虚拟电厂的建设也为该科学城的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增添了新的动力。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虚拟电厂在城市能源管理中的作用将愈发重要。一方面,区块链技术有望应用于能源交易,提升交易的透明度和安全性,实现能源资产的数字化管理。另一方面,与5G技术的深度融合,将进一步提升能源调控的实时性和精准度,拓展虚拟电厂的应用场景,使其能够参与更多复杂的能源市场活动,提供更多元化的能源服务。

 

雷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继续发挥其专业优势,不断优化虚拟电厂的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为北京某科学城乃至整个城市的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城市虚拟电厂作为一种创新的能源管理模式,为北京市某科学城的跨园区能源优化提供了强大的“隐形引擎”,引领其朝着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的能源未来大步迈进。

来源丨源网荷储创研新视界

2025年2月6日 10:55
浏览量:0

免责申明:凡注明“来源:XXX”的消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媒体及其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充分传递行业资讯,并不代表本会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稿18811449116。

  • 海辰储能携手 Schoenergie 以 SUREVIVE 计划开启其德国首个大型储能项目

    近日,海辰储能与德国可持续能源综合服务商 Schoenergie 达成里程碑式合作,正式启动双方在德首个大型电力级储能系统项目。该合作不仅标志着海辰储能在欧洲核心市场的战略深耕,更以创新技术为德国能源转型注入新动能。

    0 2025-05-13
  • 东峰集团:正积极研发半固态隔膜与固态电解质膜

    5月12日,东峰集团(601515.SH)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按照“转型提速、重点投入、优化布局”的经营理念,持续加大在新型材料及I类医药包装领域的资金投入与资源布局。

    0 2025-05-13
  • 第49期招中标周报|招标6.43GWh,中标5.53GWh,锂电 EPC 中标均价1.40元/Wh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储能产业周报第四十九期(5月6日-5月11日),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储能分会不完全统计,本周招中标项目共21个,其中:招标项目11个,含EPC(含PC)项目8个,设备采购1个,运维服务2个。规模合计1.76GW/6.43GWh;中标项目10个,含EPC(含PC)项目3个,设备采购6个,容量租赁1个。规模合计0.27GW/5.53GWh;

    1 2025-05-13
  • 海辰储能发布欧版∞Power 6.25MWh 2h/4h系统产品,携手GCRPV加速“欧洲制造”

    德国当地时间5月7-9日,海辰储能携旗下全场景储能产品矩阵亮相欧洲智慧能源展(The smarter E Europe),重磅发布了专为欧洲市场定制的欧版 ∞Power 6.25MWh 2h/4h 储能系统。该系统凭借极致安全、极易适配、极易维护、超高效益和环保引领五大特性,成功解锁“容量、场景、环保”多重限制,助力欧洲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现场,海辰储能还与西班牙风险资本管理公司GCRPV签署谅解备忘录,宣布在储能产业全链条展开合作,这一合作标志着海辰储能在欧洲本地化制造战略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1 2025-05-13
  • 领航工商业储能革新!南瑞继保助力泰兴辰峰壹号储能项目高频运行

    2025年2月,泰兴辰峰壹号用户侧5.805MW/11.286MWh工商业储能项目,经储能开关站汇流后以一回10kV电缆并网,正式投入运行。

    0 2025-05-13
  • 4MW/8.1MWh,IPS正式发布其新一代大储能系统—EXERON X-BESS 8

    在慕尼黑Intersolar展上,IPS正式发布其新一代大储能系统—EXERON X-BESS 8。该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提供8.1MWh的容量,并集成4MW PCS,采用标准20尺柜。

    4 2025-05-13
  • 川承储能钒电池电堆生产线全速运转,预计5月中旬完成首个产品装配测试

    5月12日消息,近日,陕西川承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储能电堆生产线进入全速运转阶段,技术团队与生产部门紧密协作,全面优化工艺流程,以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储能电堆产品组装工作,标志着公司核心产品正式从实验室迈向生产阶段,预计将于5月中旬完成首个产品装配测试。

    1 2025-05-13
  • 贵州省电力需求响应交易方案(2025年版)(征求意见稿)

    5月9日,贵州省能源局公开征求《贵州省电力需求响应交易方案(2025年版)(征求意见稿)》意见,文件提到,需求响应资源为市场主体可调节负荷,按负荷类型可分为工商业可调节负荷、建筑楼宇负荷、储能负荷、虚拟电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充分发挥需求响应作用,形成最大用电负荷5%的需求响应能力。交易品种分为邀约型削峰、实时型(可中断)削峰、邀约型填谷、实时型填谷四类。虚拟电厂聚合响应资源不低于1万千瓦。邀约型削峰响应补偿价格上限为2.0元/千瓦时。邀约型填谷响应补偿标准单位为千瓦/次,用户按单段报价方式确定上下限,最终补偿标准由当次市场竞价形成。当邀约型填谷调控时长为3-4h时,补偿标准为每次0-8元/kW。

    1 2025-05-13
  • 塔里木油田上库储能电站EPC项目成功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2025年5月11日,作为天津设计院承建的塔里木油田首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储能电站EPC项目,塔里木油田上库高新区低碳转型130万千瓦光伏项目正式投运。

    1 2025-05-13
  • 新突破!山东蓝昆氢能全国首创零储能离网制氢,纯度达99.9%以上

    5月11日,山东蓝昆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蓝昆氢能”)的氢能零储能离网制氢系统成功运行,电解制氢模块无需配备任何储能装置,仅辅助系统需少量储能(3kWh)维持断电后的安全停机操作,在绿电纯离网制氢领域实现全国首创。

    2 2025-05-13

24小时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