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引领算力升级,盛弘赋能AIDC稳定用电

首页    企业动态    DeepSeek引领算力升级,盛弘赋能AIDC稳定用电

近日,DeepSeek的强势崛起,显著加速了AI应用的规模化落地,推动智算中心建设需求进一步升级。智算中心升级的同时电力保障系统复杂度同步提升,如何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安全成为转型升级中的一大挑战,电能质量管理成为AI算力革新的“隐形战场”。

 

“如果把动力系统比作算力中心的‘心脏’,那么电能质量的稳定对于数据中心而言,犹如心脏健康对人体那般关键,直接关乎整个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转。”某智算中心动力传输专家称。

 

智算中心在电能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层面,正面临着两大核心问题:电流质量污染和电压供电连续性。这两类问题将导致集群化的精密设备损毁,引发业务中断——尤其是对金融交易等高实时性业务造成直接冲击。

 

此外,对于电能质量的管理智算中心存在着监控滞后、运维配置复杂、故障响应迟缓等多个痛点,因此,引入更简单化、更智能化的智慧运维电能管理模式迫在眉睫。

 

针对智算中心升级转型中遇到的电能质量问题痛点,如何保障智算中心更安全、更稳定、更智慧的用电,盛弘“治”之有道。

 

双挑战当前

盛弘产品成为智算中心供电“稳定器”

电流质量污染与供电连续性不足作为电能质量的核心问题,其主要成因归结于以下因素:

电流污染主要源自空调制冷系统、照明设备等负载。这些负载运行时会产生谐波、无功等问题,宛如混入电能中的杂质,干扰电流稳定性。

而电压供电连续性堪称智算中心的生命线,一旦智算中心遭遇电网波动或内部系统故障,便可能引发供电中断,进而给整个智算中心造成巨大损失。

 

盛弘的有源电力滤波器(APF)、静止无功发生器(SVG)以及不间断电源(UPS),在应对上述两大挑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全方位守护智算中心电能供应的稳定与持续,为智算中心的正常运行筑牢坚实基础。

 

在解决电流污染问题时,盛弘有源补偿装置(APF、SVG)扮演着性能卓越的电流净化剂角色。该装置通过并联于污染源负载总线,实时监测、精准补偿。装置采用高可靠性设计——多模块并联架构,即使个别模块发生故障,整个系统仍能稳定运行。值得一提的是,盛弘率先推出的碳化硅机型,大幅提升了器件的耐压和耐温性能,促使产品可靠性实现了质的飞跃。

 

在保障供电连续性方面,盛弘UPS展现出强大性能优势。它实时监测输入端的供电质量,一旦突发停电,即刻无缝切换至储能单元,并通过逆变技术持续供电,有力保障了后端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的电力供应连续性。

 

盛弘UPS主控单元采用冗余双备份设计,为电力保障上了“多重保险”,从根本上消除系统“罢工”风险,大幅提升可靠性与稳定性。同时,功率模块也支持冗余设计方案,即使其中个环节出现异常,系统依旧正常运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满足智算中心等高要求场景的供电稳定性需求。

 

盛弘多维创新方案

 解锁智算智慧运维密码   

随着智算中心电力系统日趋复杂,运维工作面临的挑战不断升级,盛弘凭借多维度创新设计,涵盖智能可视化监控、配置管理优化与智能应急响应等核心需求,有效提升运维工作的便捷性、高效性。

 

在现场部署环节,盛弘产品只需在监控系统中进行简单参数设置,即可实现全程自动化运行,无需人工额外干预,极大降低了现场操作的复杂性。

 

为满足多设备管理需求,盛弘推出无线云平台解决方案,运维人员无论身处监控室还是其他地点,均可通过该平台实现远程监控,对设备运行状态了如指掌,打破了空间限制,提升管理效率。

 

盛弘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并支持热插拔功能。当个别模块出现故障时,运维人员可在5分钟内完成快速更换,确保系统持续稳定运行,显著缩短故障处理时间,保障智算中心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缩体”又“分块”

盛弘破解智算中心电能扩容难题   

随着智算中心的扩容,对电能质量需求的容量持续攀升,这促使用户对电能质量设备在占地面积、安装便捷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盛弘针对这些需求,在产品设计上采取创新举措:一方面,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案,各模块功能独立且易于组合;另一方面,相较于市面上常规机型,盛弘产品在体积上大幅缩小50%,显著降低了设备的占地面积,同时极大地提升了安装的便捷程度,切实满足了用户对于空间利用与安装高效的诉求 。

 

从运行稳定性到安全稳定性,再到智能运维,盛弘始终坚守在智算中心电力保障的第一线。未来,随着 DeepSeek 等科技力量继续推动 AIDC 的发展,盛弘将继续加大创新投入,以更多的创新突破,为智算中心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让数字化之路在稳定的电力支撑下越走越稳。

来源丨盛弘电气

2025年3月7日 17:37
浏览量:0

免责申明:凡注明“来源:XXX”的消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媒体及其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充分传递行业资讯,并不代表本会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稿18811449116。

  • 全国最大负荷侧组串式储能投运,远景打造高载能行业零碳转型标杆

    2025年10月30日,河南济源钢铁集团80MW /240MWh负荷侧储能项目正式并网投运。作为中国钢铁行业规模最大的负荷侧组串式储能项目,该项目的成功投运标志着“新能源+高载能”的零碳转型模式已从蓝图步入大规模实践阶段,为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等高载能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

    0 2025-11-06
  • 天津大学国家储能平台筛选出新型高性能电池材料

    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吉科猛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巴西圣保罗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等国内外科研单位,预言了一类新型二维拓扑二硫化物单层材料(HfTiTe4、ZrTiTe4和HfZrTe4),这些材料在快充性能、循环稳定性、耐热稳定性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为高性能电池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理论支撑。

    1 2025-11-06
  • 全球首台(套)兆瓦级硫基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易池新能新型储能项目落地江阴

    11月5日,江苏省首个QDLP(即合格境内合伙人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并最终完成返投境内)项目易池新能落地签约仪式在澄举行,为江阴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产业更高端注入强劲动能。

    0 2025-11-06
  • 我国首个四类技术(锂、钠、液流及飞轮)融合的新型储能科技项目通过验收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现货市场下多形式先进复合储能智能协同控制技术研究与实证示范”科技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标志着我国首次实现了集成锂、钠、液流及飞轮四类储能技术的复合储能系统在电力现货市场环境下的协同控制与规模化应用。

    1 2025-11-06
  • 蒙东首例高压级联构网型储能项目落地

    通辽市创源金属源网荷储一体化储能项目于今年5月顺利投运。作为蒙东地区首例采用高压级联构网型的储能项目,投产运营半年来,不仅实现技术创新的突破,还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的深度融合,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及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通辽样本”。

    0 2025-11-06
  • 每天20万度电!国轩高科唐山基地用户侧储能电站成功并网

    11月3日,国轩高科唐山基地自建的202MWh用户侧储能电站正式并网投运。该电站将保障尖峰时段工厂生产用电需求,有效增强生产运营的用电保障能力,高效吸纳电网侧间歇性绿电,为用户侧长时储能电站与高端制造业协同发展提供了案例标杆。

    0 2025-11-05
  • 2.2GWh!亿纬锂能与EVO Power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速拓展澳大利亚市场

    10月29-30日,在澳大利亚国际能源展上,亿纬锂能与澳大利亚能源企业EVO Power达成战略合作,未来五年将供应2.2GWh储能大电池Mr.Big和Mr.Giant系统产品,共同支持澳大利亚表前储能系统的大规模部署。这一合作标志着亿纬锂能储能大电池商业化应用,在全球储能市场拓展中再获重要突破。

    7 2025-11-05
  • 中车株洲所助力全球最大容量高压直挂式一次调频储能电站成功投运

    近日,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提供整套系统解决方案的山西应县300MW/300MWh独立储能电站,顺利通过涉网试验及一次调频试运行,正式投入商运。作为全球最大容量的高倍率 35kV 高压直挂式独立储能电站,该电站以毫秒级响应速度、超优调频性能(K值)刷新了行业技术标杆,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储能参与电网调节提供了 “山西样板”,开启储能商业化运营新空间。

    5 2025-11-05
  • 天合光能与太平洋绿色能源集团签订5GWh储能项目合作备忘录

    11月4日,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公告,其控股子公司天合储能近日与Pacific Green Energy Group Pty Ltd (简称“Pacific Green”,太平洋绿色能源集团) 签订合作备忘录。根据协议,双方计划在2026年至2028年期间,合作交付总规模高达5GWh的电池储能系统。该项目建成后,每小时可存储和调度最高50亿瓦时电能。

    11 2025-11-05
  • 园区储能新标杆!上海松江谱尼用户侧储能项目顺利并网!

    11月4日,由临港弘博投资建设的上海松江谱尼用户侧储能项目成功并网。项目采用EMC合作模式,即公司承担全部项目投资、系统集成与长期运维,从而为用电企业真正实现“省心省力、降本增效”的用能升级。

    7 2025-11-05

24小时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