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领跑全球储能电芯市场

首页    行业动态    中国企业领跑全球储能电芯市场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规模314.7GWh,同比增长60%。

 

整体看来,随着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中国企业凭借技术研发优势、规模效应以及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与此同时,随着技术迭代与海外市场波动,全球储能电芯市场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

 

韩系厂商市场占有率下降

 

2024年,全球储能电芯市场呈现出激烈竞争的格局。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表现抢眼,占据了重要地位。数据显示,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前五名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海辰储能、中创新航。

 

值得注意的是,日韩企业在储能领域的竞争力明显下滑。数据显示,韩系厂商三星SDI和LG新能源由2023年的第六、第八跌至2024年的第十、第十一。

 

市场格局变动并非仅存在于储能领域。市场研究机构指出,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市场中电池制造商的市场份额出现了显著变化,尤其是韩国三大电池制造商的市场份额下降,以及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扩大,成为市场中的关键趋势。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市场中,韩国三大电池制造商LG新能源、三星SDI、SK On均凭借出货量跻身前十,但其整体市场份额有所下降。

 

据统计数据,2024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同比显著增长,全年出货量达到334GWh,其中磷酸铁锂储能电芯出货量高达317GWh。

 

磷酸铁锂电池的应用成为我国储能企业出货市场占有率升高的原因之一。“由于这三大韩国制造商仍在为大规模生产磷酸铁锂电池做准备,它们不可避免地将市场份额让给了中国企业。”市场研究机构指出。

 

财报数据同样能够反映这一趋势。宁德时代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0亿元—530亿元,同比增长11.1%—20.1%。中创新航预计2024年录得净利润约7.86亿元—8.74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约80%—100%。反观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 On近期公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财报,三家公司在当季合计录得高达8000亿韩元的营业亏损。

 

在储能系统市场,中国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目前,具备成本优势的磷酸铁锂电池由中国企业掌握主导权。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韩系厂商市场份额萎缩,未来储能电芯市场竞争将主要在中国企业间展开。

 

大容量电芯占比提升

 

综合多家机构数据,目前储能电芯行业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继续维持高位,储能电芯出货量前十名企业市场集中度超90%。2024全年,全球大储电芯出货283.0GWh,同比增长68.0%。大储市场CR5已超75%,市场进入高集中度阶段,新玩家成长空间已十分有限。

 

大型储能项目中,对于电芯性能要求进一步提高,使得当前储能电芯正快速向大容量方向发展。大容量电芯的优势在于能够降低储能系统的成本和集成难度,同时提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还可以减少零部件使用,简化装配工艺,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

 

目前,以314Ah为主的“300Ah+储能电芯”在全球加速渗透,而下一代“500Ah+大容量电芯”的研发量产也在全力推进。据统计,“300Ah+电芯”产品在全球大储市场单季度市占率已接近50%。另外,头部电芯厂关于“500Ah+电芯”的量产时间表逐渐明晰,预计2025年下半年“500Ah+电芯”产品将陆续进入量产阶段。

 

亿纬锂能去年10月同样指出:“目前能够看到的趋势是,国内314Ah电芯占比在快速提升,预计2025年国内大储会全面转向314Ah;对于海外市场,预计280Ah和314Ah会共存一段时间,主要是因为产品周期以及客户对280Ah产品的稳定度的认可。”

 

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314Ah大容量电芯在海内外大储市场中推广普及速度超过预期,其已成为企业在抢占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之一。

 

海外市场需求强劲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深入推进和储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储能电芯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392GWh,同比增长25%。

 

2024年,海外市场需求仍是储能锂电池市场的亮点,欧洲、中东、亚太等地区储能招标量和装机量均出现大幅提升。高工产业研究院统计的2024年全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海订单超120GWh,以欧洲、东南亚、中东以及美国等为主,其中欧美业主需求占比达73%。从订单出货主体来看,GWh以上订单几乎全部为TOP10企业所揽。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部分国家贸易壁垒举措相继出台落地,给我国储能产品出口设置了重重障碍,制约了我国储能产业在海外市场的拓展步伐。不过,高工产业研究院指出,从电芯环节来看,储能电芯出海客户仍以欧美集成商为主,由于头部集成商工厂布局已呈现出全球化趋势,尽管国内电芯企业在北美当地可能面临高关税、本土产能竞争下的出货逐步放缓,但在其他区域仍可能与其保持合作,并通过技术授权等模式规避区域地缘政治风险。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与贸易壁垒带来的挑战,我国企业积极应对。目前,超过10家头部电池巨头都已有海外建厂规划。同时,中东等地市场需求拓宽了我国储能产品出海道路,我国企业已接连布局新兴海外市场。全球大储爆发确定性强,美国维持高增长态势,欧洲、新兴市场出现并网高峰且预计将持续至2026年。其中,美国市场2025年已进入加征关税前的抢装潮,预计装机增长45%至51GWh。欧洲市场,英国、意大利、德国将领衔增长。中东、智利、澳大利亚等新兴市场大项目批量落地,预计2025年装机增长221%至34GWh。

来源|金台资讯

2025年3月10日 17:57
浏览量:0

免责申明:凡注明“来源:XXX”的消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媒体及其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充分传递行业资讯,并不代表本会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稿18811449116。

24小时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