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能股份:铅酸帝国裂变
天能“铅锂协同”能否撑起下一个增长点。
一直以来,提到天能股份,行业内外多会想起电动两轮车铅酸电池。
事实也的确如此,天能股份在铅酸电池的市场占有率已逼近五成,是当之无愧的王者。
在最新的2024年年报中,尽管销售收入同比小幅下降至450.42亿元,归母净利润也下跌至15.55亿元。但在业绩下滑中,铅酸业务贡献了418.35亿元营收,仍然是支撑业绩的核心业务。
未来,天能股份还将通过铅酸电池打开海外市场。东南亚地区正在迎来“油改电”热潮,电动两轮车需求激增,天能股份正在加速出海:越南组装厂于2024年7月完成试生产,随后自建工厂也于12月正式开工,公司在当地的产能和供应链布局正迅速成形。
针对海外的努力也在年报有所显现,2024年天能股份对海外业务的直接出口收入达2.96亿元,同比增长12.51%。
当然,天能并不仅限于守住铅酸这一块老本行。年报里提到,企业锂电产量同比大增76.74%,并在储能、氢燃料、钠离子及固态电池等前沿领域投入相当力度。
天能股份的核心逻辑是多路并进,即一手把铅酸业务推向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另一手力促锂电和储能等新兴板块攻城略地。
但路径清晰不等于过程顺利。海外市场虽热,但本地政策、产业配套和竞争格局仍在变化之中;锂电、储能、氢能、钠电等新赛道虽方向正确,但不乏强敌环伺,行业节奏远比预想更快更卷。对天能来说,真正的挑战,不是“有没有布局”,而是能否在多线出击的同时,把每一条路径都走深、走实。
发力锂电
在铅酸霸主之外,天能股份近年对锂电的投入越发引人注目。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锂电池产量同比飙升76.74%,销售量1.10GWh,收入则突破4.93亿元。
单看增速,这家传统电池企业显然尝到了“新赛道”的甜头。然而,锂电市场早已被喻为内卷主场,头部厂商占据大部分份额,中小玩家除了在价格战上厮杀,还得时刻警惕技术迭代被甩在身后。天能的突围究竟有几分胜算,仍需冷静审视。
一方面,公司拥有足够的资金与供应链优势,这为其快速切入和持续扩张锂电业务提供了底气。
根据年报,天能股份的货币资金较上年大增,且在建工程大额转固,说明前期投入开始开花结果。
年报显示,天能股份在动力和储能细分市场双线发力。一方面为中兴通讯等客户供应通信类电源,另一方面瞄准储能项目和工业动力,甚至探索轨道交通和特种车辆,为后续增量埋下伏笔。
但另一方面,锂电行业本就有强者恒强的残酷属性。无论是电动汽车、储能还是消费电子,主流客户往往更倾向与顶尖的电池厂商深度绑定。
天能股份虽在电动两轮车电池领域经验丰富,但尚需拿出足够的技术与成本优势,来与一众老牌和新兴的锂电对手竞争。
此外,锂电原材料价格波动剧烈,对资金和供应链管控提出高要求。
锂电市场既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险滩暗流。大量同行在技术、规模和成本管理方面与其激烈竞争,加之潜在的钠电池、固态电池等新形态迭代,更让整条赛道充满变数。天能如何在保证铅酸主业稳健的前提下,把锂电技术与产线升级做深,才是能否在新一轮洗牌中站稳脚跟的关键。
前瞻布局
如果说锂电是天能股份当前最明确的增量方向,那么氢燃料电池、钠离子电池和固态电池则更多带有前瞻布局的意味。
年报显示,天能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已实现发动机系统在装载机和公交车的小批量交付,还自研了电堆、双极板、膜电极等关键零部件。
与此同时,公司在钠离子电池上也有新产品落地,并宣称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固态电池方面则展示了300Wh/kg和400Wh/kg原型产品的可行性。
从公司对外披露的信息看,天能股份的思路是先守住铅酸、推动锂电量产,再对氢燃料、钠电、固态电池进行中长期培育。加之企业手握百亿级货币资金和稳定的现金流,也有一定底气为这些新项目提供护城河式的资金支持。
但从投入角度看,上述任何一条新技术赛道都需要大量资金、人才和时间累积才能跑通商业化,更何况氢燃料、钠电和固态电池都还是早期阶段,行业竞争与技术不确定性颇高。
以氢燃料为例,虽然国内外普遍看好重卡、客运等领域的前景,但制氢、加氢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成本居高不下,若要真正落地,仍有漫长的产业链协同要走。
天能股份以小批量交付试水不失为稳妥之举,但要在大规模市场化之前,企业或需要持续多年投入,短期回报相对有限。
钠离子电池同理。相较于锂电,它在原材料储量和成本上有优势,然而能量密度水平仍略逊一筹,产业生态尚未成熟,也缺乏大规模应用示范。
对于天能股份而言,率先开发软包电芯并打通储能、轻型动力等细分场景固然值得肯定,但能否尽快抢占市场窗口,还取决于技术迭代速度和政策引导强度。
固态电池则更显科幻感,尽管天能股份已经推出高能量密度原型产品,但业内普遍认为,真正大规模商用至少还需数年。企业的技术储备若想转化为可盈利的业务,还需要匹配更完善的上下游协同与标准化生产能力。
这就引出另一大问题:对天能这样的综合电池厂商而言,多条技术路线同时发力,会否分散资源、降低主业聚焦?
毕竟,铅酸和锂电依旧是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前沿项目如果短期难见成效,可能会给财务表现和投资者预期带来额外压力。
来源丨星球储能所
-
金风科技助力全国首个数据中心绿电直连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并网
7月15日,据央视新闻报道,全国首个数据中心绿电直连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中金数据乌兰察布数据中心低碳算力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正式投运。金风科技为该项目提供26台GWH221-7.7MW陆上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0.02万千瓦。该项目通过风光发电、智能输电、并网直供和储能调峰等系统协同运行,打造兼具成本最优、时延可控与安全可信的算电协同园区,实现能源供应与算力需求的动态匹配,支撑我国“东数西算”工程建设,助推“绿色算力”发展。
넶0 2025-07-31 -
全国最大!鹏辉能源携手四川中孚落地电解铝行业首个大型用户侧储能项目
7月30日,鹏辉能源Great Power携手四川中孚落地绿色水电铝用户侧储能项目,一期项目规模超100MW/400MWh,位于四川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袁家坝工业园,该项目是全国最大规模、电解铝行业首个大型用户侧储能项目!
넶0 2025-07-31 -
澳大利亚提升容量投资计划目标,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总量将达40GW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再次加码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决定把旗舰“容量投资计划”(Capacity Investment Scheme,CIS)的总量目标从32GW提升到40GW,以加速实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82%的既定目标。
넶0 2025-07-31 -
世界首台!铁空气电池在代尔夫特并网,长时储能进入实战
荷兰能源初创企业 Ore Energy 专注于铁空气长时储能技术研发,该公司于近日宣布,其旗舰铁空气电池系统已成功接入并全面投入运行 —— 这是全球首个实现并网且完全可用的铁空气电池系统。
넶1 2025-07-31 -
葡萄牙计划 2026 年 1 月前举办储能拍卖,推出 4 亿欧元电网强化方案
葡萄牙计划在 2026 年 1 月前启动一项针对 750 兆伏安电池储能的竞争性招标,这是该国总额 4 亿欧元计划的一部分,旨在提升电网可靠性并防范未来停电事故。
넶1 2025-07-31 -
国家能源局2025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7月31日,国家能源局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半年全国能源形势、上半年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迎峰度夏电力保供等有关情况,发布《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并回答记者提问。
넶0 2025-07-31 -
欣旺达冲击港股IPO,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厂商,占全球手机电池市场份额超34%
据港交所7月30日披露,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高盛、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
넶1 2025-07-31 -
“移储”即发!横店片场开启用能新范式
横店,这座被誉为“中国好莱坞”的影视之都,一年四季剧组云集、灯光璀璨,而这背后,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远超想象。过去,为解决剧组机动用电需求,柴油发电车曾是主力。但如今,一场绿色、安静、智能的能源升级,正在悄然上演。
넶2 2025-07-31 -
定档2026年Q2!零探智能将在欧洲交付15MW/30MWh储能系统
在全球能源结构持续转型的大背景下,储能作为支撑可再生能源消纳和提升能源灵活性的关键环节,正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近日,零探智能正式确认将在东欧部署一套15MW/30MWh的储能系统,该项目将于2026年第二季度正式投运,标志着零探智能在欧洲中大型储能市场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넶1 2025-07-31 -
700MW+150MWh!华东院成功签署阿曼光伏储能电站项目协议
2025年7月,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华东电力设计院与国际公司、湖南火电组成联合体,与阿联酋阿布扎比未来能源公司(Masdar)正式签署阿曼伊布里三期700MWp光伏+150MWh储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协议,标志着这一重大新能源项目即将全面启动。
넶2 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