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合光能签订北美储能大单
近日,天合光能旗下天合储能宣布与美国知名储能系统及能源管理软件领先企业FlexGen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为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交付一套电网级电池储能系统。
项目由独立电力开发商SMT Energy开发。容量达371MWh,采用天合储能Elementa 金刚2 储能解决方案,充分体现天合储能以其技术可靠性、产品可融资性以及系统解决方案表现出强大的竞争优势并获得市场认可,也标志着天合光能凭借其在储能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全球布局,正加速成为全球领先的储能解决方案提供商,进一步巩固了储能作为天合光能第二成长曲线的战略地位,为其在全球储能市场的持续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天合光能2024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公司储能装机量持续超预期实现100%以上的增长,天合储能电池舱及系统销售覆盖全球六大市场,累计出货超 10GWh,位列标普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商排名榜中国、英国、澳大利亚市场前十,入围2024年度中国储能企业全球出货量排名Top10榜单。据介绍,今年天合光能还将持续发力储能业务,储能系统业务计划实现出货量8-10GWh。
该项目采用的是天合储能所提供的Elementa 金刚2 储能解决方案,具备安全可靠、高度集成、运行高效等优势,可大幅提升系统效率并降低度电成本,为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FlexGen将为该项目提供集成服务和其核心能源管理软件HybridOS™,通过AI算法实现对储能系统的智能监控、故障预测及运维优化,全面提升系统运行效率,进一步保障系统稳定性与智能化运营,为客户实现长期资产价值最大化提供有力保障。
来源丨天合光能
-
从动力电池到电网储能:韩企“突围计划”
“中国和韩国企业将电池之争从电动车领域扩展到储能领域。”英国《金融时报》28日报道称,全球可再生能源和数据中心的需求激增,正推动电网使用电池储能的热潮,这为主导电池生产的中国和韩国企业之间的竞争打开了一条新战线。
넶0 2025-05-06 -
《船舶载运锂电池安全技术要求》5月1日起施行
交通运输行业标准《船舶载运锂电池安全技术要求》(简称《要求》)正式发布,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交通运输行业首部关于锂电池海上安全运输技术要求的推荐性标准,标志着我国锂电池海运安全管理迈入规范化新阶段。《要求》结合国际规则与国内实践,首次在交通运输行业标准中详细规定了船舶载运锂电池的分类和编号,锂电池的包装和货物运输组件、托运、装卸、承运和应急等安全技术要求,为行业提供科学、便利、统一的安全管理依据,不仅填补了国内锂电池海运安全标准的空白,更与国际海事组织(IMO)相关国际公约高度衔接,为锂电池海运安全出口提供专业指导。
넶0 2025-05-06 -
-
浙江宁波拟发布电化学储能项目建设运行管理工作指南
近日,浙江省宁波市能源局发布了《宁波市电化学储能项目建设运行管理工作指南(试行)》,该指南对宁波市电化学储能项目建设运行作出一系列要求。
넶5 2025-05-06 -
四方股份助力老挝首个光伏+储能项目成功投运
近日,老挝首个光伏+储能项目——老挝甘蒙色邦菲光伏发电项目(一期)成功投运。四方股份为该项目提供了5MW/10MWh储能系统、储能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及全部配套设备。
넶3 2025-05-06 -
1.3GW项目签约!日本正式进入储能规模化部署阶段
“日本共有 26 个电池储能(BESS)项目通过长期脱碳能源拍卖 (LTDA) 获得总计 1,322,810kW (1.3GW) 的合同,持续时间在 3 小时到 6 小时之间。”
넶6 2025-05-06 -
天合光能签订北美储能大单
近日,天合光能旗下天合储能宣布与美国知名储能系统及能源管理软件领先企业FlexGen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为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交付一套电网级电池储能系统。
넶4 2025-05-06 -
高效便携:Levante发布新型110W/55W太阳能板,专为户外爱好者打造
意大利碳纤维光伏设计公司Levante近日发布110W和55W两款离网休闲用太阳能板,采用轻量化半刚性结构,并以回收碳纤维材料制成。
넶3 2025-05-06 -
美国能源存储行业宣布1000亿美元投资,全面推动本土电网电池制造新时代
2025年4月29日,美国清洁能源协会(ACP)代表美国能源存储行业在华盛顿宣布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战略承诺:将在2030年前投资1000亿美元用于建设和采购**“美国制造”的电网级储能电池**,旨在推动美国成为全球领先的电池制造国家。这项投资不仅将创造35万个就业机会,还将彻底改变美国能源存储的供应格局,建立一条完整的本土化供应链,以应对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与国家能源安全挑战。
넶4 2025-05-06 -
80余所高校设立储能本科专业
新型储能就像“超级充电宝”,可以在电力运行中调峰、调频、调压,对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新型储能发展快速,技术总体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
넶3 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