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新国标行业首测!巨湾技研稳居超快充技术第一梯队,技术保值破解迭代焦虑

首页    光储充    充电新国标行业首测!巨湾技研稳居超快充技术第一梯队,技术保值破解迭代焦虑

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超快充技术更是一路“狂飙”。无论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领域,超快充都已成为行业与社会关注的焦点,引发广泛讨论,标志着超快充电池的春天已然来临,一场引爆超快充电池市场的浪潮正在袭来。

 

5 月20日,国内极快/超快充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巨湾技研完成充电新国标发布后的行业首次公开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基于充电新国际,巨湾技研已量产的超充电池产品经过软件迭代后性能大幅提升,相较于行业领先水平仍保留一定优势,凸显出超快充技术第一梯队的不俗实力。

800A 充电新国标落地,巨湾超充潜力释放

2024 年底,大功率充电新国标全面出台。其中,对充电接口的电压及电流有明确规定,电流上限从250A提升至800A,电压上限从1000V提升到1500V,该标准覆盖充电桩枪头与车载充电插座。此规定综合考量安全性、成本及能效,既为充电安全预留冗余空间,又需兼容新旧国标接口,避免因电流提升导致元器件升级成本呈几何级增长。

 

在充电新国标行业首次公开测试中,作为超快充电池领域的黑马,巨湾技研已量产的成熟电池产品通过软件升级实现性能跃升:基于800A 国标充电桩,其 XFC 极快充电池在 5%-63% SOC 区间充电耗时仅 3 58 ,较兆瓦闪充标称时间625 分钟充入 54.54kWh 电量(5%-78% SOC),平均充电倍率达 8.8C,超越友商在1000A 非国标桩上的表现。搭载该电池的 2022 款 AION V Plus 车型,经软件升级后,0-80% SOC 区间持续平均倍率超 8C,20%-70% SOC 区间可突破更高倍率。

测试结果表明,基于充电新国际,巨湾技研已量产的超充电池产品经过软件升级后性能大幅提升,凸显出超快充技术第一梯队的不俗实力。

 

巨湾技研总裁裴锋认为,超快充将成为电动车的标配,正如手动挡升级为自动挡一样,"无超充,不电动" 的时代正在加速到来800A是当前我国直流充电接口电流能力的稳妥规定,其中包含着安全性、成本问题及提升功效的综合考量。巨湾技研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始终将场景需求纳入重要的考量范畴,以高标准技术打造卓越的硬件性能。巨湾是量产成熟产品,此次充电新国标的升级,巨湾电池更是展现出独特优势,只需实施软件更新,便能充分释放硬件所蕴含的强劲性能。以真正实现"技术平权,共享科技之美"为目标,巨湾技研正在开发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XFC 极快充电池产品,即将量产上市。

 

全程恒流构筑核心优势,兼顾效率与寿命

在超快充技术的比拼中,巨湾XFC 极快充电池展现出鲜明的技术理念,减少对峰值功率的关注,强调恒定、可持续性的充电功率。裴锋认为,0-80%SOC快充区间是否能全过程高功率超充是检验超快充的硬核标准,做到全域恒功率超充才是真超充。巨湾XFC极快充电池具备峰值16C的能力,但采用全程恒流充电策略,测试中均值倍率稳定在 8.8C相对的,一些超充电池采用非恒流充电策略,最初短期峰值电流为1000A,充电倍率达到10C,甚至更高,随后C率持续下降。这种充电策略峰值上限高,需要更大更贵或非标的充电桩,车身上的充电插座也是非标的,导致适用性受限。

 

凭借先进的材料工艺和创新的结构设计,巨湾XFC极快充/超快充还具备长寿命的特点。常温超快充循环圈数高达3000次,且在频繁的超充使用过程中,电池衰减程度小,能始终维持稳定的性能输出,长期使用的可靠性更有保障。目前在电池健康监测平台后台,行驶里程最长的巨湾电池包里程数已超过31万公里,且状态良好,衰减程度低于5%。

 

超快充电池对于制造工序有着苛刻的精度及可靠性要求。巨湾技研正加速推进高端产能建设,巨湾技研超快充动力电池专业工厂于2022年5月启动建设,2024年已实现全面投产,标志着巨湾率先成为实现超快充/极快充动力电池规模化量产的企业。

 

前瞻布局固态电池,双技术路线驱动未来

在适应充电新国标加速推动超充普及的同时,巨湾技研在先进新材料、下一代新型储能器件等硬核、高端、前沿的科技领域也储备了丰厚技术,实现了一系列创新突破。

 

巨湾技研正在围绕高能密和高倍率双体系研发新一代固态电池技术,其最高能量密能达到450Wh/kg,最高充电倍率达到6C。裴锋介绍,目前巨湾技研已获得了国家级重大项目支持,成为“固态电池复合固态电解质研发与产业化生产”承接单位,有望在3-5 年内实现“超快充+高能量密度”的双重突破。

此次测试验证了巨湾技研超快充技术的领先性与可持续性—— 通过硬件预留升级空间,以软件迭代释放性能,避免用户陷入 “参数竞赛” 引发的技术贬值焦虑。在群雄逐鹿的超充市场中,"谁能问鼎超充之王" 备受瞩目,科学的充电速度评估应基于宽电量区间平均倍率或电能增量,而非单一峰值参数,巨湾技研将继续以安全、效率、成本的最优平衡,树立行业技术标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驱动力。

来源丨巨湾技研

2025年5月21日 14:41
浏览量:0

免责申明:凡注明“来源:XXX”的消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媒体及其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充分传递行业资讯,并不代表本会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稿18811449116。

  • 海博思创全新推出HyperBlock M:以客户为中心,重新定义全球储能新格局

    在技术迭代迅猛的储能行业,海博思创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不盲目追求最新电池规格,而是深入洞察全球客户的长远需求,致力于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以创新驱动储能价值新生。

    0 2025-05-21
  • 盛虹动能与中衡设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5年5月12日,江苏泰州—盛虹动能与中衡设计集团在盛虹动能泰州基地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聚焦储能领域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共同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0 2025-05-21
  • 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7%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信息显示,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7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

    0 2025-05-21
  • 充电新国标行业首测!巨湾技研稳居超快充技术第一梯队,技术保值破解迭代焦虑

    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超快充技术更是一路“狂飙”。无论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领域,超快充都已成为行业与社会关注的焦点,引发广泛讨论,标志着超快充电池的春天已然来临,一场引爆超快充电池市场的浪潮正在袭来。

    0 2025-05-21
  • 第三代储能电芯谁说了算?

    不论是大容量电芯,还是大规模系统,“更大”已成为储能产品的主要迭代方向。随着500Ah+、600Ah+乃至700Ah+等大容量电芯的不断涌现,第三代储能电芯“进阶战”再度打响。

    0 2025-05-21
  • 广西发改委澄清“136号文”实施细则:尚无正式版本上报审批

    近日网络流传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实施细则》、《广西壮族自治区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0 2025-05-21
  • 阳光新能源 × 中国宝武 | 世界500强的绿色用能范本!

    在上海宝山区,阳光新能源上海宝钢特钢4.5MW光伏电站、10MW/30MWh储能电站近日正式投产运营。其中,光伏每年可提供460万度绿电,储能电站应用阳光新能源自研电力现货交易算法,通过智能调度充放电策略,在提升电站整体收益的同时,有效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为企业生产供能保驾护航。

    1 2025-05-21
  • 首部储能电池安全强制性国标GB 44240对比国际标准IEC 62619,有哪些优势

    GB 44240-2024《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是中国首部针对储能锂电池安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2025年8月1日正式实施。

    1 2025-05-21
  • 重庆首个分布式储能地标发布,2025年6月24日起施行

    近日,由清安牵头编制、重庆市能源局指导的重庆首个储能地方标准——DB50/T 1729—2025《分布式电化学储能电站运维技术规范》正式由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将于2025年6月24日起施行。

    0 2025-05-21
  • 欧洲6.4GW储能项目融资成功!

    美国可再生能源企业Enfinity Global Inc.宣布从法国埃菲尔投资集团获得一笔高达1亿欧元的债券融资,专项用于推进其在欧洲的太阳能光伏与电池储能系统项目。此次融资通过埃菲尔集团旗下四个投资工具完成,主要覆盖Enfinity在欧洲的6.4GW储能项目组合,其中意大利占5.1GW,英国占1.3GW,这也是该公司首次为欧洲储能业务大规模筹集资金。

    0 2025-05-21

24小时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