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亿元!城市级虚拟电厂+“整区域开发”储能
一个城市级虚拟电厂项目,全市分布式光伏、工商业储能、充电站等能源电力基础设施采用"整区域开发"模式,总投资3.7亿元,项目建设后市内最大可调节能力将达4万千瓦以上。
这是一个怎样的项目?
四川资阳市正在全力推进城市级虚拟电厂建设。
据该市规划文件,资阳将坚持全市统筹"一盘棋",加快建设资阳市虚拟电厂绿色示范应用项目。2025年,建成功能完备的虚拟电厂聚合管理平台,形成全市最大负荷3%—5%的柔性可调节能力。
资阳虚拟电厂示范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搭建一个虚拟电厂平台,并建设全市的光储充等能源电力基础设施(其中分布式光伏5.99MW,用户侧储能80MW/160MWh,充电枪402把,将在资阳市雁江区、高新区、临空经济区、安岳县、乐至县、中和镇等地建设);将全市域范围内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储能、充换电设施等各类型资源接入平台进行统一聚合管理,参与电力系统运行和电力市场交易。
目前,项目已完成多个关键板块的招标,其中储能设备由海辰储能中标,信息系统集成硬件部分由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中标,设计、监理分别由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资阳市建筑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瑞达数智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拿下。
截至今年6月10日,资阳虚拟电厂累计安装接入设备128户,累计接入总负荷已达22.3万千瓦。全市已累计签约接入协议222户,累计洽谈完成的分布式能源28户,可调负荷2.3万千瓦。
值得关注的是,资阳虚拟电厂采用“城市级虚拟电厂+整区域开发负荷资源+政府兜底型投资运营”的模式。
投资运营模式方面,采用“政府全额出资、企业零投入”的模式,政府通过国资平台统筹资金,供电公司提供技术支撑,企业只需开放场地接入资源,即可获得收益和用能优化。项目主体为资阳瑞雁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资阳产投集团全资子公司。
2025年,随着136号文件及系列配套政策的密集出台,电力市场化进程显著提速。作为“源网荷储”的重要环节以及新型电力系统的枢纽节点,负荷正在从被管理对象升级为系统调节的核心资源,负荷价值逐渐被释放。“负荷为王”的时代已然来临。
城市级虚拟电厂,可通过统筹本地分散的负荷资源,统一参与电力市场,成为构建“源网荷储”互动型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能源基础设施,有效缓解电力供需矛盾,支撑电力安全保供;同时促进本地新能源消纳,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城市级虚拟电厂,更可利用本土政策优势,快速接入负荷资源并形成规模化,在未来电力市场化进程中掌握更多主动,为未来挖掘虚拟电厂更多商业机会铺路。
"整区域"模式新增建设的分布式光、储、充等能源项目,则将成为城市级虚拟电厂可控且优质的负荷资源。
未来,随着智慧城市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城市级虚拟电厂将成为零碳城市的核心基础设施,或可衍生出“虚拟电厂即服务”等更具商业想象力的新业态。
来源丨储能风云
-
-
-
-
中铁资源绿纱矿业光伏储能微网项目正式开工
9月23日,中铁资源绿纱矿业光伏储能微网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绿纱矿业在破解电力短缺难题、推动绿色能源应用方面迈出关键一步,项目建成后可有效缓解乃当前面临的电力短缺问题,大幅降低外部电网停限电对矿山生产的影响,为生产经营稳定性提供重要保障。
넶2 2025-09-25 -
-
华勤集团“牵手”宁德时代,布局济宁这个储能项目
华勤橡胶工业集团(下称“华勤集团”)官微披露称,与宁德时代已就30MW/60MWh储能项目建设达成深度合作。该项目是目前济宁规模最大的工商业储能项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为济宁市新能源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넶3 2025-09-25 -
125MW/250MWh!TCL携手阳江翌川打造国内最大用户侧储能项目
9月23日,阳江翌川125MW/250MWh用户侧储能电站正式投运。TCL光伏科技与中蓉(阳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携手翌川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国内规模最大的用户侧单体储能项目,标志着金属冶炼等高耗能行业在“双碳”发展浪潮下开辟“降本稳电+绿色转型”的协同新路径。
넶2 2025-09-25 -
中国储能独角兽出海印度,或改写中印新能源格局
在储能领域,有一家公司的成绩颇为亮眼:成立6年,跻身全球储能电池Top3,公司估值已超250亿元,业务遍及北美、欧洲、大洋洲、中东、南美……
넶5 2025-09-25 -
“十五五”全国新型储能装机有望达3亿千瓦 探索从增量到提质之路
“储能作为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四要素中的重要构成,其规模化的发展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最为重要的标志。与‘源网荷’三方规模体量相比,‘储’的规模决定‘十五五’新能源发展质量,影响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同时关系着消费侧用能质量和经济性。”在近日召开的世界储能大会上,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党委书记胡明指出,“十五五”期间,新型储能将与“源网荷”各环节进一步融合,从而在促进大规模新能源开发消纳、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支撑用户灵活低碳用能等方面发挥着比“十四五”时期更为重要的作用。
넶3 2025-0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