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能参建的这座抽水蓄能电站正式投产发电!
10月16日,从河南洛宁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由中国安能二局承建的国网新源河南洛宁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圆满完成15天考核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

河南洛宁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效果图
巍巍熊耳山,海拔2103米,俯视着豫西连绵的群山,在这片层峦叠嶂中,这座总装机容量140万千瓦的抽水蓄能电站正如一颗“超级心脏”强劲搏动。而赋予这颗“心脏”生命力的,正是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中国安能二局洛宁机电安装项目部年轻团队。他们以山为家、与设备为伴,用匠心与汗水在熊耳山深处镌刻着新时代能源建设的壮美诗篇。
迎难而上:铁军鏖战打响“开门红”
2022年初春,当第一批建设者踏入熊耳山深处时,面对的是崎岖的山路、简陋的条件和紧迫的工期。更严峻的是,新冠疫情反复冲击,设备运输受阻,人员调度困难。业主单位在复工复产专题会上明确要求:“年度施工计划任务基本不变!”压力如山,但安能人从不畏难。
“任务就是命令,信任就是责任!”项目经理陈大森在动员会上的话语掷地有声。项目部迅速成立攻坚专班,创新采用“网格化+动态调度”管理模式,将施工任务分解到天、责任到人。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开辟绿色通道保障物资供应,实行24小时三班倒连续作业。
寒冬里,建设者们顶着刺骨寒风坚守安装现场;酷暑中,他们挥汗如雨奋战设备调试。从交面到首台机组结构封顶,从首节尾水管吊装到总装完成,从第一面盘柜就位到500千伏系统倒送电成功,从机组首转到投产发电,每一个关键节点都凝聚着安能人“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担当精神。凭借出色的攻坚能力,项目部先后获得业主单位表扬信6封、上级专项贺信1封,充分彰显了项目团队的专业实力。
精益求精:毫米之间见真章
抽水蓄能机组安装,是一场与毫米较量的技术博弈。定子铁芯由9.6万张0.5毫米厚的硅钢片叠装而成,叠装精度需控制在0.03毫米以内;转子吊装重量达425吨,就位误差需小于0.1毫米……这些数字背后,是安能人对工匠精神的极致追求。
在定子安装过程中,项目副经理肖妙杰带领党员突击队连续奋战5昼夜。“就像在做心脏手术,每一次调整都要呼吸般轻柔。”肖妙杰形容道。他们创新使用激光测量技术,将定位筋半径精度控制在0.25毫米范围内,比行业标准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2024年10月25日的转子吊装现场,气氛凝重如临大敌。这个重达425吨的“巨无霸”需要在空中完成精准转向和平移。“左移2毫米,下降1毫米......”对讲机里传来清晰的指令。经过两个小时的精细操作,转子一次性精准就位,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科技创新为工程建设注入强劲动能。面对桥机安装工期压力,项目部自主研发临时电力驱动装置,实现桥机整体移动与滑触线安装同步进行,大幅缩短直线工期。在辅机管路施工中,创新应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和碰撞分析,提前优化布置方案,既提升了管路敷设的美观度,更从源头上杜绝了返工风险。这些凝聚着年轻团队智慧的技术创新,成为工程优质高效推进的重要保障。
党建引领:凝心聚力的“强引擎”
在洛宁项目,党建不是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行动指南。项目党支部创新推行“党建+安全生产”模式,将党建标准化与安全生产标准化深度融合,通过“党员身边无三违”“党员安全示范岗”等特色活动,构建起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
项目部着力搭建青年成长平台,通过“总工看图读方案”“师徒结对”“专业化分队技能考核”等创新活动,让组织生活既扎根理论又深入实践。机电专业分队长董职亮与徒弟牛林东的“传帮带”故事,正是这一机制的生动写照。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牛林东从“发电小白”快速成长为技术骨干,他创新提出的转子通风孔施工方案,为项目顺利推进作出重要贡献。
专业中队技术培训
项目部还创建“工地夜校”,利用晚间组织技术培训;开展“技能大比武”,营造比学赶超氛围;设立“创新工作室”,鼓励发明创造。三年来,累计培养青年技术骨干50多名,打造出一支既富有朝气又技艺精湛的人才队伍。
绿色使命:赋能中原经济腾飞
作为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能源项目,洛宁电站的建成投运,对保障华中电网安全、促进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电站全面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11.91亿千瓦时,将满足一座中型城市一年的用电需求,节约标准煤11.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1万吨,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电站的建成投运,将极大提升河南电网的调峰能力,为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提供有力支撑。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中原城市群建设的加快推进,洛宁抽水蓄能电站在保障区域能源安全、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如今,站在电站上水库大坝极目远眺,群山叠翠,湖水澄碧。1号机组已并网发电,其余3台机组安装正全速推进。项目书记徐晓东表示,“我们将继续发扬‘铁心向党、铁肩担当、铁胆攻坚、铁骨奋斗’的水电铁军精神,确保电站全面投产发电,为中原大地提供清洁可靠的电力保障。”
山河为证,匠心不朽。这支年轻的安能铁军正以奋斗为笔、以山河为卷,继续书写着能源报国的壮丽诗篇。他们的故事,如同熊耳山上的映山红,年年岁岁,绚烂绽放。
来源丨水电铁军
-
三峡科研院毕然:多元储能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实践
10月10-12日,由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主办的IBIE2025电池博览会同期会议2025中国国际电池应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国际新型储能发展峰会在深圳召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综合能源技术研究中心专业师毕然,分享《多元储能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实践》主题报告。
넶1 2025-10-24 -
杨昊昱:杰成新能源可溯源再生原材料对应超 10GWh电池需求
10月10-12日,由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主办的IBIE2025电池博览会同期会议2025中国国际电池应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国际新型储能发展峰会在深圳召开。深圳杰成镍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产业教授杨昊昱,分享了《新政下全球锂电池回收供应链新格局》报告。
넶0 2025-10-24 -
创力杨玉锋:颠覆性长时储能电池新体系 开启万年级能源储存新纪元
10月10-12日,由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主办的IBIE2025电池博览会同期会议2025中国国际电池应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国际新型储能发展峰会在深圳召开。河南创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玉锋,在主论坛分享《风光储+氢氨醇,实现能源转型的颠覆性长时储能电池技术》的演讲报告。
넶2 2025-10-24 -
古鑫电子越南海防锂电池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全球化布局再落关键一子
넶0 2025-10-24 -
以技术平台驱动三大场景突破,瑞浦兰钧发布多款战略新品,落地能源全链路解决方案
10月23日,“聚能启新·瑞浦兰钧品牌日”在浙江嘉善隆重举行。活动现场,瑞浦兰钧集中发布储能、商用车、乘用车三大板块多款重磅新品,涵盖储能电芯、Powtrix®6.25MWh系统、辰星超充电池、辰星长寿命电池、辰星三元锂电池以及全新问顶®增混电池与问顶®新型固液混合电池系列,全面展示了瑞浦兰钧在动储协同、技术创新与产品落地上的最新成果。
넶2 2025-10-24 -
储能技术或于2029年为巴西降低16%电力系统成本
咨询机构PSR最新研究显示,储能技术有望在2029年前帮助巴西电力系统降低高达16%的平均成本。专家指出,该技术对提升可再生能源渗透率与保障电网灵活性具有关键作用,但目前仍需突破政策与税收壁垒,并开拓新的盈利模式以实现项目落地。
넶0 2025-10-24 -
35个项目,3.45GW/7.425GWh!四川省公布第二批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清单
10月24日,四川省发改委发布《四川省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清单(2025年第二批)》的通知。根据通知,本次共有35个项目入选,总容量3.45GW/7.425GWh。
넶3 2025-10-24 -
枣庄台儿庄200MW/400MWh电网侧储能项目已实现全容量并网!
近日,台儿庄200MW/400MWh电网侧储能项目已全容量并网,该项目由枣庄台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储能设施设备由98套磷酸铁锂电池集装箱、49套储能变流升压一体机、2套1MW/2MWh全钒液流储能系统组成。
넶1 2025-10-24 -
欣旺达滕州“储能+回收”两大项目正式竣工
10月24日,欣旺达滕州储能工厂及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竣工仪式举行。枣庄市委常委、滕州市委书记王广部,欣旺达创始人王明旺携公司高管团队出席仪式,共同见证两大新能源项目顺利落成。欣旺达动力副总裁叶智林主持竣工仪式。
넶5 2025-10-24 -
12.9MW/25.09MWh!马鞍山市首个大型用户侧储能项目成功并网运行
近日,位于慈湖高新区的马鞍山市首个大型用户侧储能项目——圣戈班管道系统有限公司12.9MW/25.09MWh用户侧储能项目成功实现并网运行,为马鞍山市工商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示范,积极推动区域能源结构优化。
넶4 202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