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行业观察:液流电池加速商业化;全钒、锌溴技术领跑长时储能赛道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持续提升,长时储能技术正成为保障电网稳定运行的关键。中国内地新型储能装机规模预计在2025-2030年新增约190GW,到2030年4小时以上储能装机占比将达50%。在技术迭代与降本驱动下,液流电池和压缩空气储能逐步崭露头角,其中液流电池凭借安全性和灵活性优势,商业化进程显著提速。
长时储能技术格局分化,液流电池与压缩空气储能成主力
技术路径多元化,成本竞争决定市场格局
当前新型储能技术呈现多元化发展,锂离子电池虽仍占主流,但其在长时储能场景中的短板逐渐显现。压缩空气储能凭借较低初始成本占据优势,而液流电池通过持续技术突破降本空间显著。预计到2025年,锂离子电池初始投资成本已降至500元/kWh,但随着4小时以上储能需求增长,液流电池和压缩空气储能将主导2025年后的新增装机。
氢储能布局长远,商业化尚待突破
氢储能因能量密度高、适合季节性调峰被视为长时储能的终极目标,但其能量转换效率仅40%且技术成熟度不足。预计2030年后氢储能技术将逐步完善,2035年商业化进程有望加速。短期内,液流电池和压缩空气储能仍是长时储能的核心解决方案。
政策与需求双驱动,储能装机结构性调整
强制配储政策取消后,新能源项目装机短期承压,但弃风弃光问题倒逼长时储能需求长期增长。预计到2030年,中国内地4小时以上储能占比将提升至50%,技术路线的市场占比将取决于降本速度与规模化应用进展。
液流电池商业化加速,全钒与锌溴技术突破显著
全钒液流电池:供应链成熟,成本持续下探
全钒液流电池凭借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等优势,2024年内地装机量达1.8GWh,较2023年增长近6倍。其单Wh成本已降至2元,伴随规模化生产与隔膜国产化推进,未来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目前全钒液流电池供应链初具规模,百MW级项目开发能力已形成,为大规模应用奠定基础。
锌溴液流电池:高寒地区应用验证技术潜力
锌溴液流电池通过解决锌枝晶、自放电等技术难题,在新疆、青海等高寒地区实现落地应用。其宽工作温域和低初始投资成本优势突出,规模化后成本竞争力将更加显著。技术突破与场景适配性为锌溴液流电池打开差异化市场空间。
产业链机遇聚焦关键材料国产替代
液流电池产业链中,全钒液流电池隔膜的国产替代成为重点突破方向。本土企业技术攻关将推动隔膜成本下降,进一步释放液流电池商业化潜力。此外,锌溴液流电池的材料稳定性优化亦为产业提供新增长点。
新型储能技术的迭代与场景适配性提升,正推动行业向长时、高安全方向演进。液流电池的技术突破与压缩空气储能的成本优势,将成为未来十年储能市场格局重塑的核心变量。
来源丨金融界
-
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7月全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数据
넶0 2025-08-22 -
-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产业化公司大锌能源荣获TERA-AWARD 2025国际智能能源创新大奖
近日,全球智能能源领域权威赛事 TERA-Award 2025 正式公布评审结果,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产业化公司大锌能源凭借水系锌基电池UPS项目成功入选年度获奖名单,获组委会正式授予奖项,并受邀参加将在剑桥大学举行的颁奖典礼。这一成果不仅彰显了公司在前沿能源技术领域的创新实力,也标志着水系锌电技术在国际智慧能源体系中的广泛认可。
넶0 2025-08-22 -
瑞浦兰钧携手阪和兴业株式会社,正式开启日本储能市场布局
近日,瑞浦兰钧与日本知名商社阪和兴业株式会社(Hanwa Co., Ltd.)及另一家特定日方合作伙伴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启日本市场布局,标志着公司全球化战略迎来又一重要突破。
넶0 2025-08-22 -
特朗普重申:美国将不再批准光伏和风电项目,中美能源战略分道扬镳
特朗普声称:“任何建造并依赖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州,其电力和能源成本都出现了创纪录的增长。”然而,数据显示,美国电价上涨的真正原因包括异常炎热的夏季、数据中心和制造业用电需求显著增长,以及能源基础设施老化等。
넶0 2025-08-22 -
-
太阳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EPC合同签约仪式在呼和浩特举行
8月19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巴彦淖尔太阳沟抽水蓄能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的联合体(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联合体)顺利签约太阳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EPC总承包合同。
넶0 2025-08-22 -
-
构网破局!上能电气点亮云南首座全构网型储能电站
当绿色的能量脉搏与苍翠的山川同频共振,云南临沧永德正迎来电力新篇章。由上能电气供货的永德150MW/300MWh全构网型储能电站已稳定运行两月有余,这也是云南省首个全构网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
넶0 2025-0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