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重申:美国将不再批准光伏和风电项目,中美能源战略分道扬镳

首页    首页头条要闻    特朗普重申:美国将不再批准光伏和风电项目,中美能源战略分道扬镳

 

特朗普声称:“任何建造并依赖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州,其电力和能源成本都出现了创纪录的增长。”然而,数据显示,美国电价上涨的真正原因包括异常炎热的夏季、数据中心和制造业用电需求显著增长,以及能源基础设施老化等。

 

01 、政策风暴特朗普能源政策全面倒退

特朗普政府此次对可再生能源的发难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组合拳”。回顾其近期行动,7月4日签署的《大而美法案》已经终结了清洁能源税收抵免政策,导致风光电项目成本瞬间飙升50%。

 

随后,特朗普政府连续三次收紧审批流程,将所有联邦许可权收归内政部长伯格姆一人掌控,实际变相冻结了所有相关项目。农业部也同步配合,禁止农田用于风光项目。

 

8月19日,美国商务部将407个产品类别纳入50%的钢铁和铝关税征收范围,涵盖风力涡轮机及其零部件,预计将推高风电与光伏项目成本

 

02 、背后逻辑,政治利益压倒科学理性

特朗普政策的底层逻辑可从多角度解读。首先是经济保护主义,认为风电、光伏侵占农田,损害传统农业利益,同时将电价上涨归因于燃煤电厂退役与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

 

其次是政治献金与选票算计。在2024年大选中,化石能源巨头向共和党输送了超过2亿美元的政治献金。作为回报,特朗普任命页岩油巨头克里斯·赖特为能源部长,并通过法案将清洁能源补贴转向传统能源。

 

在选票层面,传统能源直接支撑着铁锈带和能源州超过1000万个就业岗位,而风光电产业仅提供50万个岗位——前者恰好是特朗普30%选举人票的基本盘。

 

03 、现实影响,美国能源危机加剧

特朗普政策的直接影响已经开始显现。美国最大的电网PJM电价一年内暴涨22%,让民众苦不堪言。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指出,光伏与储能本是缓解电力供需缺口的最快途径。

 

根据独立环境倡导组织E2统计,2025年上半年已有超220亿美元清洁能源项目被取消或推迟。法国能源公司Engie表示,今年其在美国的投资额预计将不到往年的20亿至30亿美元的一半。

 

科技巨头也成为受影响最严重的群体之一。谷歌、微软等依赖清洁电力的数据中心面临成本飙升。数据中心联盟(包括谷歌、亚马逊和微软)认为,取消新能源补贴会影响清洁能源行业快速增长。

 

04 、中国反应,挑战与机遇并存

特朗普的言论对中国新能源产业而言,短期面临挑战,长期却可能是机遇。

 

美国市场一直是中国光伏产品的重要出口目的地。政策实施后,中国企业对美出口可能面临直接冲击,特别是那些对美国市场依赖度较高的企业。

 

然而,失去美国市场可能迫使中国新能源企业加速技术迭代,向高端产品转型,同时开拓更多元化的市场。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全产业链优势难以撼动

 

数据显示,中国风电装机容量高达520吉瓦,占据全球一半,年发电量超过26个三峡电站的总和;光伏装机更是突破10亿千瓦,相当于48个三峡电站。

 

05 、全球格局,能源权力加速转移

全球能源权力正在特朗普禁令中加速转移。沙特阿美总裁两度访华签署绿氢协议,宣布“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是未来50年核心战略”。

 

欧盟虽跟随美国对中国风电发起双反调查,但丹麦沃旭能源仍采购中材科技叶片,法国电力集团采用远景能源智能控制系统。中国“技术换资源”模式在哈萨克斯坦复制:中信重工用风电技术换取里海油田开采权,金风科技为阿根廷锂矿提供绿电方案换取优先采购权。

 

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反而催化了中国产业链升级——三一重工在印尼建厂规避关税,阳光电源与巴西政府合资开发亚马孙风电。

 

06 、未来展望,能源转型不可逆转

尽管特朗普政策短期会造成波动,但绿色低碳转型的全球大势不会改变。中美能源战略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中国的青海德令哈光热电站单站供电20万户,内蒙古风电基地驱动东数西算工程,将绿电输送给北京AI数据中心。在技术层面,中国掌握高原抗冻风机与深海漂浮式风电专利,7项核心指标全球第一。

 

禁令背后暴露了美国三重结构性危机。

  • 首先是电网稳定性,美国能源部模拟显示,若风光电停滞,2030年停电时长将从年均7小时飙升至800小时。

  • 其次是技术断层,中国风电研发投入是美国的5倍,8兆瓦海上风机已商业化,而美国仍依赖欧洲设计图纸。

  • 最致命的是就业替代幻觉——页岩油产业自动化率超过60%,得州新增油气岗位中79%为临时工,时薪不足风光电行业的70%。

  •  

德州电价今夏飙涨200%,光伏储能本是解药,却成为政治牺牲品。内华达州长隆巴多警告:“冻结项目已经使该州电网扩容计划彻底瘫痪,而当地数据中心的耗电量正以每年8%的速度飙升!”

 

当特朗普在怀俄明州煤矿演讲时,台下矿工举的标语写着:“我们要光伏培训,不要空洞承诺”。政策引发的民怨正在悄然发酵,亚利桑那州农民协会公开抗议:禁止农光互补项目后,干旱区作物灌溉成本上涨45%。

 

美国退出新能源竞赛,为中国扩大全球影响力提供了空间。中国可以抓住机会,通过“一带一路”等渠道,扩大在国际新能源市场的话语权。

 

特朗普的言论虽然震撼,但美国新能源发展已经形成市场驱动的内在动力。即便政策有所反复,绿色低碳转型的全球大势不会改变。

 

对中国新能源产业而言,最重要的是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双轮驱动。只有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国际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世界能源革命的列车不会因为一站停靠而改变终点,中国需要做的就是确保自己始终处于驾驶席。

来源丨储能电站公众号

2025年8月22日 13:24
浏览量:0

免责申明:凡注明“来源:XXX”的消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媒体及其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充分传递行业资讯,并不代表本会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稿18811449116。

24小时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