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力期货市场建设正当时

首页    电力市场    我国电力期货市场建设正当时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以下简称“南沙金融30条”),提出30条重点举措,旨在推动广州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地”建设中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南沙金融30条”明确提出“鼓励广州期货交易所积极探索电力期货”,使该所自成立以来就备受关注的期货品种再获政策支持。业内普遍认为,随着我国加速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电力期货的探索和实践有望进一步完善市场价格发现机制,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先行先试丰富期货产品体系

“南沙金融30条”提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为进一步强化南沙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支撑作用,要发展特色金融服务、健全现代金融产业,创新服务低碳发展的绿色金融业务就是一大重要举措。其中,要鼓励广州期货交易所积极探索电力期货,做精做深新能源期货品种体系。

 

电力期货作为以电力为标的、在期货交易所交易的金融产品,近年来市场建设呼声渐起,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就曾公开呼吁推进电力期货市场建设,加强期货市场与现货、中长期市场的协同,通过开发更符合新能源发电特点的期货合约,建设更具绿色价值的期货市场。

 

广东是我国最早试点并首批实现电力现货交易的地区之一,在电力体制改革中走在前列,其对电力期货的探索和尝试也成为一大“风向标”。今年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助力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提出,要加强资本市场重点平台建设,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研发上市电力期货等重大战略品种,丰富期货产品体系。

 

在远景能源电力市场部总经理陈帝澎看来,“南沙金融30条”将给粤港澳大湾区电力市场带来深远的积极变化。一方面,电力期货的推出将有效增强市场价格的透明度和稳定性,降低电力企业的经营风险,优化区域能源资源的配置效率;另一方面,新能源期货品种的建立,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项目融资渠道的拓宽,降低绿色能源投资的风险成本,促进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双碳”目标。

 

电力市场发展的重要补充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电力期货的引入可通过标准化合约交易充分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形成反映供需、季节波动及新能源出力特性的动态价格信号,更能发挥广东电力市场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实际上,电力期货是国际成熟电力市场的普遍选择。截至目前,美国、日本、德国等都已推出电力期货交易。以德国为例,其电力期货市场提供长期价格发现机制,具有庞大的交易规模,发电企业、用户和投资者也能借此有效地规避价格风险。日本电力期货市场则遵循“现货成熟—规则完善—期货推出”的渐进式路径,上市五年多来交易规模增速迅猛。

 

陈帝澎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成熟电力市场的现货交易通常只占整个电力交易的一小部分,而期货和远期合同占据绝大部分交易量。“这充分说明期货交易在帮助经营主体降低市场波动、降低市场风险起到关键作用。”

 

当前,电力中长期交易、现货市场以及辅助服务作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三个主要交易品种的规则顶层设计已基本建立,我国电力统一大市场建设正逐步完善。在此基础之上,业界已基本达成共识,电力期货的引入将成为我国电力市场发展的一大重要补充。

 

“引入电力期货将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形成现货与期货市场良性互动格局。电力期货能够为电力企业提供长期价格信号,促进电力资源高效配置,增强市场透明度,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进程。此外,电力期货的建立还有助于培育多元经营主体,鼓励金融机构和第三方专业服务商积极参与,推动电力市场向更加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陈帝澎进一步表示。

 

激活创新促进新能源发展

业界普遍认为,对电力企业而言,广州期货交易所对电力期货的探索将是巨大的发展机遇。陈帝澎强调,推进电力期货交易不仅提供更完善的风险管理工具,帮助企业规避电价波动风险,保障经营的稳定性,也将促进企业财务规划的精准化,提升盈利预测的可靠性。同时,通过电力期货市场,企业能更清晰地把握未来市场走势,优化资产配置。

 

孙传旺也指出,推动电力期货以及新能源期货品种体系建设,将带来巨大的市场发展机遇。“电力期货的引入有望进一步激发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活力,推动电力期货公司与金融机构拓展期货经纪、跨境结算、碳资产管理等新兴业务,并完善电力市场多层次风险管理工具,促进电力市场中金融产品服务的有效供给。”

 

不仅如此,新能源企业或更加受益。

 

当前,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24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8.89亿千瓦,约占我国总装机的56%。新能源发电量出力不确定性却加剧了电力现货价格波动,电力期货乃至新能源期货品种的完善也被视作推动绿电价格发现、实现绿色价值的一大重要手段。

 

“短期看,推出电力期货将提升电力企业风险管理能力,电力期货通过标准化合约缓解电价波动带来的风险敞口,有助于电力企业有效应对价格波动风险,保障能源生产稳定供应;从中长期看,电力期货价格反映长期供需预期,可帮助优化电力企业投资经营战略决策,有利于发电企业稳定发电收益,满足电力企业在中长期运营规划中的避险需求,保障电力产业稳健投资、生产与运营。”孙传旺进一步表示,“推动广州期货交易所完善新能源交易板块建设,还将有助于新能源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降低新能源产业链生产经营风险,缓解新能源项目融资缺乏长期收益保障的问题,激活风电、光伏、储能等新能源领域的社会资本投资动能。”

来源丨中国能源报

2025年5月27日 10:45
浏览量:0

免责申明:凡注明“来源:XXX”的消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媒体及其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充分传递行业资讯,并不代表本会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稿18811449116。

  • 保加利亚投运"欧盟最大”电池储能系统

    保加利亚在洛维奇镇投运一座124MW/496.2MWh电池储能系统(BESS),被该国能源部称为当前欧盟最大在运同类设施。系统由111个电池集装箱组成,由基里尔和格奥尔基・多穆希耶夫兄弟控股的Advance Green Energy AD公司开发。

    3 2025-05-27
  • 5kW/20kWh硫铁液流储能装置在国家电网湖南储能示范工程基地正式并网运行

    由国网湖南电科院牵头,联合中南大学、中和储能共同研制的5kW/20kWh硫铁液流储能装置,日前在国家电网湖南储能示范工程基地正式并网运行。该项目的投运标志着硫铁液流电池技术完成从实验室到工程化应用的关键跨越,为长时储能技术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3 2025-05-27
  • 15家参与,9家被否!储能市场再现“最严评标”公示?

    近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德岭山500千伏变电站电网侧储能项目PC总承包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文件显示有15家企业参与,9家企业被否决。

    1 2025-05-27
  • 成都市首个独立储能项目投用

    5月26日下午,伴随着主控室合闸成功的提示音,四川省首批新型储能示范项目邓双独立储能电站(永商储能电站)项目一期,成功与邓双220kV变电站并网正式投用。成为成都市首个成功建设投用的独立储能项目。

    5 2025-05-27
  • 腾恩驰护航全球最大压缩空气储能项目

    近日,上海电气集团腾恩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恩驰”)传来喜讯,其MI矿物绝缘电缆在山东泰安350MW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中实现规模化应用,为极端工况下设备温度控制提供关键保障。

    2 2025-05-27
  • 混合储能模式将成为储能领域新风向

    随着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与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进程提速,储能作为关键调节性电源迎来重大发展机遇。面对不同类型的储能形式与技术,如何发挥其最佳性能?我国抽水蓄能未来发展方向如何,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面临哪些机遇和壁垒?对此,中能传媒记者对中国电建北京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国金进行了专访。

    2 2025-05-27
  • 153MW/612MWh,阳光电源签非洲最大独立储能系统订单

    5 月 26 日,阳光电源与非洲领先的独立发电商 Globeleq 欣然宣布签署 BESS 供应协议,并为南非 153MW / 612MWh 红沙电池储能项目签署 15 年长期服务期限表。

    3 2025-05-27
  • 新型储能"盈利困局":万亿投资背后,为何难逃"建而不用"怪圈?

    新型储能快速发展背后,存在投资成本高、盈利周期较长,部分项目“批而不建”“建而不用”,商业模式不成熟等盈利难题

    3 2025-05-27
  • 我国电力期货市场建设正当时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以下简称“南沙金融30条”),提出30条重点举措,旨在推动广州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地”建设中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3 2025-05-27
  • 山西阳曲县100MW/200MWh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EPC总承包招标

    5月26日,阳曲县400MW/800MWh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一期)EPC总承包工程招标公告发布。

    2 2025-05-27

24小时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