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捷能源发布450Wh/kg全固态电池,高端消费、低空经济与人形机器人市场率先破局

首页    锂电池    融捷能源发布450Wh/kg全固态电池,高端消费、低空经济与人形机器人市场率先破局

在全行业期待固态电池为电动汽车带来革命性背景下,融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捷能源”)正以清晰的商业化节奏推进技术落地。近日,该公司正式宣布其第二代全固态电池研发取得重大进展。该电池采用硫化物电解质体系,能量密度达到450Wh/kg,并已完成多轮实验室验证。

 

精准战略

聚焦高端应用场景,加速商业化落地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融捷能源明确将高端消费电子、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领域作为产业化初期的核心切入方向。

 

高端消费电子领域如旗舰智能手机、AR/VR设备、高端穿戴产品等,对电池能量密度和体积有严苛需求,用户强烈期待续航突破;

 

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如无人机、空中交通设备、各类服务与人形机器人等,不仅极端关注安全性和循环寿命,也对高能量密度、快速充电与环境适应性提出更高指标。

 

高端消费电子、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市场对电池性能有极致要求,同时对价格敏感度低于电动汽车行业,更适合作技术验证和初期应用的土壤。这一战略基于产品特性与市场成熟度的精准匹配,在这些领域实现快速落地,有助于融捷能源积累大规模制造经验、优化供应链,并持续迭代产品,以更短路径推动固态电池实现真正商用,并为进入更广阔市场打下基础。

 

技术突破
    系统级工程创新,实现多维度性能跃升

实现450Wh/kg的能量密度,尤其在非锂金属负极条件下,是一项涉及材料、界面、工艺多方协同的系统工程。融捷能源坚持以系统级工程思维推动创新,不局限于单一材料的突破,而是通过对材料体系、电极结构、界面化学和制备工艺的全方位协同优化,实现整体性能的跨越。

 

高活性物质占比电极技术

传统固态电极中活性物质占比普遍约80%。融捷能源通过一种新型功能材料的应用,在电极内部形成一个高效的“离子-电子双导通网络”,大幅降低了对传统导电剂的依赖,显著降低非活性材料添加需求,成功将正极活性物质占比提升至90%以上。结合公司独有的厚电极制备工艺,在增加电极厚度的同时,保障结构稳定性和离子传输效率,实现能量密度大幅提升。

 

界面反应从"被动阻隔"转向"主动管控"

针对硫化物电池中正极与电解质间的界面副反应,公司开发出一种新型包覆技术,与传统仅起物理隔绝作用的惰性包覆层(如铌酸锂、钛酸锂等)不同,其新包覆层具有“活性氧捕获”功能,可抑制80%以上正极氧析出量,从源头上切断了正极与电解质发生副反应的途径,显著提升了电芯的热稳定性和循环寿命。

 

而针对硅碳负极的体积变化及界面副反应,考虑到对硅碳颗粒进行过度包覆会损失其克容量,团队通过对硫化物电解质颗粒进行表面修饰,原位形成超薄且致密的离子导层,实现界面兼容性与电化学稳定性同步增强。

 

多粘结剂协同系统提升电极综合性能

为同时满足电极机械强度与低阻抗要求,融捷能源开发了"双粘结剂复合系统"。其中一种粘结剂提供优良柔韧性和粘结力,有效缓冲硅碳负极体积变化;另一种粘结剂则专注于维持界面离子高效传输。两者协同使得使电芯的容量发挥率提升了15%以上,循环稳定性显著增强。

 

该电芯目前已通过针刺及200℃热箱测试,显示出优异的安全性能,为其切入低空经济及机器人市场提供关键支持。

 

产业化推进
    工艺与生态协同,加速商业化进程

产业化方面,融捷能源聚焦关键工艺突破与产业链协同,以务实路径推进量产进程。

 

针对硫化物固态电池制造中需要的高压制备环节(通常需数十至数百兆帕压力以确保固-固界面的紧密接触),公司正研发新一代低压运行方案,力争将电芯工作压力降至2MPa以下。该成果将极大提升电池在消费电子、低空经济和机器人领域中的适配性,避免外置加压结构带来的额外重量与成本。

 

制造工艺方面,公司坚持远近结合策略:现阶段以固相法结合基材涂覆转印工艺保障研发与样品质量,未来将逐步转向成本更优、适于规模化生产的液相法与无基膜自支撑膜工艺。

 

依托融捷集团从锂矿采选、前驱体合成、正极材料生产、锂电池装备制造、电芯与系统研发生产,到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的完整产业链布局,公司能够实现产业链深度协同,有效提升研发响应速度,强化供应链可控性与成本竞争力。

 

同时,公司已经推出半固体产品,通过在正极中掺混固态电解质、在隔膜上涂覆陶瓷层等创新工艺,实现了安全性能的代际提升,同时完美兼容现有液态锂电池产线,具备极高的成本效益。目前融捷能源半固态产品已批量交付给下游储能客户,成功实现商业化落地并获得市场高度认可。

 

结语
     以场景驱动技术,走通可持续商业化之路

按照规划,融捷能源450Wh/kg全固态电池将于2026年建成0.2GWh中试线,具备初步批量送样能力。其发展路径体现了清晰的产品思维:以可商业化的高端场景牵引技术研发,以系统创新代替追逐单点参数,以产业链协同加速迭代成熟。

 

在固态电池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关键阶段,融捷能源正通过聚焦高端消费电子、低空经济和机器人等重点领域,走出一条稳健、可持续的产业化道路。

来源丨锂电前沿

2025年8月22日 17:00
浏览量:0

免责申明:凡注明“来源:XXX”的消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媒体及其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充分传递行业资讯,并不代表本会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稿18811449116。

24小时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