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羽新能首批全固态锂金属电池交付重点客户

首页    企业动态    金羽新能首批全固态锂金属电池交付重点客户

近日,由金羽新能研发及生产制造的首批“无际”全固态锂金属圆柱电池通过验证,正式交付某国际头部客户,实现了商业化应用新的突破。该电池采用“聚合物&氧化物全固态电解质+锂金属负极+全极耳圆柱结构”的方案设计,兼顾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宽温适应性,将助力客户设备在严苛环境下的高效作业,大幅降低客户作业成本。

 

本次交付的“无际”全固态锂金属圆柱电池具有多项行业首创技术和工艺:

1.全固态构型(无注液工序,电解液0%wt) ——采用氧化物+聚合物的固态电解质方案设计,固态电解质膜通过热复合工艺与正极复合,其后与锂金属负极直接卷绕入壳,无隔膜及注液工序,消除了易燃有机液体电解液的安全隐患,使该电池具备在150℃以上仍稳定工作的能力。

 

2.百米级固态电解质连续生产及卷绕工艺—— 该电池单颗对连续固态电解质膜的需求长达数十米,对固态膜的力学性能与缺陷控制提出了极高要求。金羽新能通过全新复合工艺实现了百米级连续生产,确保隔膜的高强度,制造的高一致性和可靠性。

 

3.渐变式复合界面构筑技术 —— 在固态电解质与电极界面处构建渐变式层间过渡结构,有效改善固-固接触问题,显著降低界面阻抗,提升离子输运效率与机械稳定性。

 

4.自限性压力调控技术 —— 引入自限性压力效应,使固态电解质与正负极在循环过程中保持稳定接触,而无需外部高压装夹,兼顾了结构可靠性与轻量化封装。

 

5.界面动态自愈调控技术 —— 电池充放电过充中因微裂纹或体积变化引发的界面损伤可通过动态重组与自愈机制修复,从而有效延长循环寿命并保持阻抗稳定。

 

“无际”全固态电池的成功研发和交付,验证了全固态电池商业化的可行性,为全固态电池在高安全、高能量密度和复杂环境下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电池开发过程中得到了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全力支持:北京大学-金羽新能先进电池联合实验室提供了系统性的基础科学研究支撑、逸飞激光为该电池开发了新型的激光焊接封装工艺。后续金羽新能将与客户共同推进更大规模的量产交付和行业应用。

 

金羽新能将持续脚踏实地,面向客户的实际需求,扎实做好先进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让更多前沿技术从书架走向货架。

 

金羽新能是由北京大学等高校青年博士团队创立的科技创新企业,在固态电池研发和产业化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创中国”国家固态电池产业化协同创新基地,获得国电投融和科技、九智资本、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多轮数亿元融资。

 

金羽新能是工信部锂离子电池安全标准工作组成员、锂金属电池行业总规范和无负极锂金属电池标准的制定者,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参展企业。金羽新能在北京、杭州设立北京大学-金羽新能先进电池联合实验室,在杭州、湖州设立生产制造中心,已累计交付半固态电池超百万支。

 

金羽新能聚焦新型电池技术前沿,协同上下游及高校院所,全力把技术转化为高安全新能源产品,让更多人享受清洁的能源。

来源丨金羽能

2025年9月26日 12:02
浏览量:0

免责申明:凡注明“来源:XXX”的消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媒体及其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充分传递行业资讯,并不代表本会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稿18811449116。

24小时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