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韩国三大电池厂商开工率仅为50%,中国企业呢?

首页    国际储能    韩媒:韩国三大电池厂商开工率仅为50%,中国企业呢?

10月28日,韩国媒体《全球经济》发表文章称,中国电池企业在全球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凭借低成本的磷酸铁锂(LFP)电池压倒了韩国三大电池公司。韩国企业的工厂开工率仅为50%,而中国企业的开工率高达90% ,占据主导地位。

 

据悉,韩国三大电池公司LG能源解决方案、SK On、三星SDI的工厂开工率都在50%左右徘徊,而中国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开工率则高达90%,正在全速运转。

 

随着全球电池市场竞争从高性能迅速转向价格竞争,韩国企业正面临危机。SNE Research的数据显示,这三家韩国企业今年在中国以外的市场份额较去年下降了7个百分点,至38%。LG能源解决方案的工厂利用率已连续第四年下降。研究公司GlobalData表示,“随着汽车制造商采用LFP进行量产,对高端镍电池的需求已萎缩至豪华车和长续航高性能汽车市场。”

 

 

电池市场的转型始于2021年。随着中国企业大规模扩大镍锰钴(NMC)电池的生产,锂、镍和钴的价格飙升,扩大了NMC和LFP电池之间的价格差距,并导致市场向LFP转移。Rhodium Group公司解释说:“中国的LFP生产企业和能够快速改变生产线的NMC生产企业迅速吸收了市场份额。”

 

韩国企业集中于针对高级电动汽车的优质镍电池,认为LFP技术处于劣势。但随着中国控制了LFP生产,市场转向了更便宜的大众市场电动汽车。

 

中国的电池市场支配力是因为生产规模的巨大。Rhodium Group的数据显示,中国拥有全球电池制造产能的82%。

 

宁德时代的规模体现了中国制造业的威力。宁德时代为全球三分之一的电动汽车提供电池,每秒可生产1个电池芯,2.5分钟可生产1个电池包。宁德时代在全世界运营着13个生产设施,在德国、匈牙利和西班牙投资110亿欧元以上建设工厂。

 

宁德时表示:“我们投资了100亿美元以上的研发,成立了一个由在全世界拥有或申请5万项专利的2万多名研究团队组成的团队。”中国企业从拥有锂矿到制造零部件,通过垂直系列化获得了额外优势。

 

中国企业还掌握了技术优势。宁德时代的新电池提供758公里的行驶距离,即使在极端寒冷的天气下,也能在10分钟内充电478公里。

 

去年,韩国制造商在研发方面共投入1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然而,与中国生态系统的研究能力相比,这笔投资微不足道。国际能源署3月份表示,韩国制造商的生存取决于他们是否采用更便宜的LFP设计。                                                                                                                                      来源丨网络讯息                        

 

2025年11月3日 09:42
浏览量:0

免责申明:凡注明“来源:XXX”的消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媒体及其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充分传递行业资讯,并不代表本会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稿18811449116。

24小时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