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工科技全球首个“储备一体”系统通电完成
近日,昆工科技深度参与的全球首个铝基铅炭电池“储备一体”系统,在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算力中心——河南郑州航空港区锦荣信息科技产业园的河南空港智算中心成功完成通电。该系统部署于该中心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是全国首个应用“储备一体化”架构的智算中心项目。
作为全球首个将“储能”与“备用电源”深度集成的商业化解决方案,该系统的顺利通电,不仅标志着我国在数据中心能源可靠性与经济性协同发展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更以创新的“昆工方案”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构建了高标准、高效益的能源新范本,为行业重新定义了备用电源的价值内涵。

传统备电之痛:不可或缺的“成本中心”
在传统数据中心架构中,备用电源系统承担着保障业务连续性的关键角色,但其运行模式存在固有弊端:系统常年处于待机状态,仅在市电中断或系统故障时短暂启用。这种运行特性导致大量资产长期闲置,无法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形成了典型的“成本中心”。不仅如此,传统备电设备受其技术特性限制,其服役周期通常仅为5年左右,届时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更换与再投资。这使得高昂的初始投资、持续的维护成本、周期性的更新费用以及宝贵的空间占用,共同构成了传统备电方案在经济性层面长期面临的严峻挑战。
昆工方案破局:“储备一体”实现“一机双用”
昆工科技推出的“储备一体”系统通过顶层架构创新,成功破解了这一行业难题。该系统设计寿命可达十年以上,远超传统备电方案5年的更新周期,从全生命周期维度实现了投资价值的根本性跃升。该系统并非简单的功能叠加,而是从系统层面实现了储能与备电功能的深度融合。值得关注的是,系统采用的铝基铅炭电池展现出卓越的技术性能——在长达半年的静置后,电池组仍可实现即时充电,体现了极低的自放电率和优异的一致性,这为系统在超长服役年限内的持续可靠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昆工科技开创双模并行,驱动价值跃升

1.0常态时是“储能电站”,参与削峰填谷创造收益:在电网用电低谷时,系统充电储能;在用电高峰时,放电供数据中心使用,有效帮助电网削峰填谷,并通过峰谷电价差为数据中心运营商创造持续的经济收益。项目首年预计收益即高达778万元,将原本沉没的备电成本转化为强劲的盈利增长点。
2.0急态时是“超级备电”,提供远超常规的安全保障:当市电发生故障,系统可无缝切换为备用电源模式,提供极其可靠的电力保障。其备电能力远超传统方案,在45%负载下可持续放电≥3.5小时,即便在90%的高负载下,也能确保≥15分钟的安全备电时间,为系统切换和应急处理留出充足窗口。
经济性与可靠性双优,投资价值凸显
该方案的经济性优势极为突出:
01、初始投资大幅降低
系统省去了独立的储能交流侧设备,实现了硬件共享和系统简化,使得初始投资成本相比传统“储能+备电”两套独立系统得以大幅降低。
02、投资回收期明确
凭借可观的储能收益,项目的投资回收期被清晰地控制在6年以内,为数据中心运营商算清了“经济账”,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价值闭环。
03、规模效益显著
本项目总配置22簇电池,总容量高达55.6MWh。这一大规模部署证明了该方案的技术成熟度与商业化可行性,具备在大型数据中心广泛推广的潜力。
昆工科技郑州数据中心“储备一体”项目的成功通电,标志着数据中心能源架构实现从“被动备电”向“主动增值”的战略性跨越。该方案系统性破解了长期困扰行业的可靠性与经济性难以协同的瓶颈,将备用电源从静态成本中心转化为具备峰谷套利、容量支撑等功能的收益单元,有效激活了闲置资产价值。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为数据中心在降本增效与绿色低碳双重要求下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更为构建高韧性、高效率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奠定了关键的能源底座,对推动全球数字基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来源丨昆工科技
-
昆工科技全球首个“储备一体”系统通电完成
近日,昆工科技深度参与的全球首个铝基铅炭电池“储备一体”系统,在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算力中心——河南郑州航空港区锦荣信息科技产业园的河南空港智算中心成功完成通电。该系统部署于该中心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是全国首个应用“储备一体化”架构的智算中心项目。
넶0 2025-11-26 -
科技新突破 | 国内首套铁路轮渡移动储能电站成功验收,正式落地!
2025年11月15日,广州铁路局集团公司科委办在海口组织召开了《铁路轮渡移动储能电站研究》(立项编号:202K066-N)科技成果技术评审会。
넶1 2025-11-25 -
森克创能成功中标中国铁塔水系锌基电池研究项目,共克低温难题!
森克创能(江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轮激烈角逐,凭借在锌电池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创新的解决方案以及卓越的综合实力,成功中标“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基于通信用电池及能源大数据研究-水系锌基电池研究采购项目”!
넶5 2025-11-25 -
招中标周报:招标26.94GWh,中标4.71GWh,锂电EPC中标均价1.08元/Wh,储能系统均价0.8元/Wh
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储能分会及时代储能网采集储能招中标项目数据统计分析(11月17-23日),本周储能招中标项目共53个,其中,招标项目43个,总规模合计9.47GW/26.94GWh,按照不同技术路线类型区分,锂电储能41个、压缩空气储能1个、飞轮储能1个。中标项目10个,总规模合计1.48GW/4.71GWh。
넶6 2025-11-25 -
国际能源署:全球数据中心投资有望首超石油
近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年度旗舰报告《2025年世界能源展望》(下称《展望》),《展望》中提到了一个新趋势:全球投资者对数据中心的热情,将使得该领域有望获得5800亿美元的投资,超过对石油领域的投资(约5400亿美元)。
넶8 2025-11-25 -
甘肃张掖市旭储景能200MW/800MWh独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竣工
11月20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旭储景能200MW/800MWh独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竣工仪式在项目现场举行。
넶5 2025-11-25 -
广州白云:新型储能制造业项目建设最高可奖2000万元
11月20日,广州市白云区在2025年“储云杯”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大会上发布《广州市白云区促进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提出支持新型储能制造业项目建设、支持产业科技创新、打造“以赛聚能”招引体系、支持多元应用场景落地等十条扶持措施。此次制定的《若干措施》旨在为白云区新型储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更符合白云区自身实际情况,更贴合企业发展需求,也更务实而更具可操作性。
넶5 2025-11-25 -
天合储能Elementa 2 Pro赋能北美储能项目收益确定性
近日,天合储能联合PV Tech与Energy-Storage News举办网络研讨会,阐述Elementa 2 Pro如何通过全栈自研体系、系统级集成验证和可融资性保障,为北美大型储能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可预期收益。北美市场面对需求增长与法规迭代,行业转向关注“如期通过、按期交付、长期可控”的确定性,以克服电芯一致性差、衰减模型不透明及NFPA、UL标准更新带来的审批风险。天合储能在常州、滁州和盐城建成25GWh产能,覆盖电芯到系统集成,并设置中国、欧洲和北美系统集成中心,强化全球交付可确定性。
넶8 2025-11-25 -
晶科科技加速发力新型储能,在建及储备项目规模超10GWh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新能源装机比重持续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已占全国发电总量的约35.2%。风光发电的波动性使得储能成为不可或缺的调节手段。
넶14 2025-11-25 -
远景能源英国1.36GWh项目获21.3亿元银团融资
2025年11月5日,英国储能开发商Statera Energy宣布,其位于大曼彻斯特特拉福德低碳能源园的Carrington Storage储能项目完成融资。
넶12 2025-11-25